[发明专利]一种碳棒质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2646.4 | 申请日: | 2021-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4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候威振;司宝华;候明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市亚珠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亳州匠桥谷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40 | 代理人: | 翟宝祺 |
地址: | 23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棒 质量 检测 装置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碳棒质量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通电机构、温度测量机构、控制机构和记录机构,可以在通过通电机构为碳棒接通电源后,通过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带动发热部测量件和冷端部测量件移动,使发热部测量件和冷端部测量件移动到待测碳棒的对应位置,从而对碳棒的温度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可以在测量到发热部温度达到设定值,如1050℃±50℃时,启动冷端部测量件,对冷端部的温度进行测量,之后再将测量结果发送给记录机构进行记录,从而可以对碳棒在发热部表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对整个碳棒的各部分温差进行检测,判断碳棒是否符合生产标准。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碳棒质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棒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碳棒是一种由碳、石墨作为主材料制成的非金属制品,由于其耐高温、导电性能良好的特性,常作为电池内部的导体使用,行业标准中规定,需要对碳棒的发热部表面发热温度偏差进行检测,传统的方式是将碳棒固定后,为碳棒接通电源,待碳棒发热部表面温度达到1050℃±50℃后,再人工通过测温计对碳棒的发热部和冷端部的温度进行测量,以此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该人工测量方式耗费人力,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碳棒质量检测装置,以解决碳棒发热部表面温度偏差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棒质量检测装置,包括电源、通电机构、温度测量机构、控制机构和记录机构;
通电机构与电源连接,用于为碳棒接通电源,温度测量机构包括发热部测量件和冷端部测量件,发热部测量件连接有带动其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冷端部测量件连接有带动其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温度测量机构与控制机构电连接,发热部测量件测量碳棒发热部的温度,并传输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判断碳棒发热部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启动冷端部测量件,对碳棒的冷端部温度进行检测,控制机构将发热部测量件和冷端部测量件的测得结果发送记录机构进行记录。
优选地,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平台,检测平台用于放置待检测的碳棒,检测平台上安装有用于将碳棒固定的固定机构。
优选地,通电机构包括控制器和分别设置在检测平台两侧的两套接通部,接通部包括容置腔,容置腔内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接触件,接触件可沿容置腔移动,容置腔内部的另一侧活动安装有电极,电极与电源电连接,电极还连接有带动其移动的驱动机构,控制器检测到接触件与碳棒接触时,控制驱动机构将电极从容置腔中推出,与碳棒接触。
优选地,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碳棒测量机构,碳棒测量机构包括电阻带、测量件和电阻测量仪,电阻带固定在容置腔内部,测量件安装在接触件上,且与电阻带接触,电阻测量仪用于测量电阻带上固定一点与测量件之间的电阻,并将电阻值换算为碳棒的长度。
优选地,记录机构与电阻测量仪连接,用于将碳棒的长度进行记录。
优选地,控制机构与电阻测量仪连接,用于根据电阻测量仪得出的碳棒长度和位置,控制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分别将发热部测量件和冷端部测量件移动到与待测碳棒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电极与电源之间连接有通电开关,接触件端部设置有压触开关,压触开关用于控制通电开关的通断。
优选地,容置腔内设置有轨道,接触件安装在轨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市亚珠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亳州市亚珠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2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关节轴承无载启动力矩的夹持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猪只估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