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其磁性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1745.0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6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清;池池;陈方敏;文庆;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H0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 甲酸 配合 晶体结构 及其 磁性 | ||
1.一种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b,中心金属离子为Cu(II)离子,其最小结构单元由两个Cu(II)离子,两个吡唑-3-甲酸阴离子,两个4-苯基吡啶中性分子和两个游离的水分子组成。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吡唑-3-甲酸铜配合物的磁性质研究,在变温磁化率测试的300-2K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χMT值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说明磁交换参数J0,即配合物中Cu(II)离子之间是反铁磁的相互作用;再对配合物的χM-1-T在50-300K范围内进行线性拟合,可知其符合居里-外斯定律[χM=C/(T-θ)],计算得到居里常数C=2.11cm3·K·mol-1,外斯常数θ=-535.6K,θ0;进一步证明配合物Cu(II)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17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急指挥中心预警装置
- 下一篇:光学成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