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幕电子引信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09702.9 | 申请日: | 202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1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罗根新;郭志强;邱爽;徐建;葛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烽燧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C19/12 | 分类号: | F42C19/12;F42B12/48 |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强;杨立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幕 电子 引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幕电子引信,本发明包括:电源接口模块,其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电源转换模块,其与电源接口模块相连;储能模块,其与电源接口模块相连;第一点火模块,其与第一延时模块相连;开关模块,其与第一点火模块相连;第二延时模块,其与开关模块相连,第二点火模块,其分别与第二路延时模块和储能模块相连;检测模块,其分别与第一点火模块和第二点火模块相连。本发明通过开关模块触发第二路延时模块计时,计时到预设时间后,第二点火模块动作,将储能电容储存的能量供给第二点火具,爆炸释放烟雾,形成烟幕,可靠性强、延时控制精度高,提高了引信点火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火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烟幕电子引信。
背景技术
引信又称信管。装在炮弹、炸弹、地雷等上的一种引爆装置。引信是利用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药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系统)。根据不同炮弹弹种和对付目标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引信。爆竹的火药捻子即是最早的引信。
烟幕弹(又称烟雾弹)由引信、弹壳、发烟剂和炸药管组成。由于烟幕弹具有延迟引信,特种兵将其握在手中准备使用时就会触发这些延迟引信。传统的烟幕弹引信点火电路的可靠性差、易受干扰或误动作造成引信误触发点火,造成误伤。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烟幕弹引信点火电路的可靠性差、易受干扰或误动作造成引信误触发点火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幕电子引信,包括:电源接口模块,其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电源转换模块,其与电源接口模块相连,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外部电源转为稳定的电压;储能模块,其与电源接口模块相连,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容,通过外部电源对所述储能电容充电;第一延时模块,其决定储能电容的充电时长和第一点火模块点火时间,所述第一延时模块包括RC延时电路;第一点火模块,其与第一延时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点火模块包括用于弹体打出的第一点火具,当第一延时模块到预设延时时间,通过第一点火模块使得第一点火具点火,弹体被打出后,外部电源停止对储能电容充电;开关模块,其与第一点火模块相连,当第一点火具点火时该开关模块闭合;第二延时模块,其与开关模块相连,第二点火模块,其分别与第二路延时模块和储能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点火模块包括用于爆炸释放烟雾第二点火具;检测模块,其分别与第一点火模块和第二点火模块相连,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点火具和第二点火具是否正常并将反馈检测信息;通过开关模块触发第二路延时模块计时,计时到预设时间后,通过储能电容储存的能量供给第二点火具,通过第二点火模块使得第二点火具点火,爆炸释放烟雾,形成烟幕。
其中的所述第一点火模块包括Xms延时点火电路,所述Xms延时点火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4、电压源V+、第一运放U4A、第二运放U4B、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10、电源VCC、第一点火具F1电阻、双路开关二极管VD5;所述电源VCC与双路开关二极管VD5负极相连;所述电容C10一端与第一运放U4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1一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另一端、第一运放U4A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运放U4A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双路开关二极管VD5正极相连;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一运放U4A的电源、开关二极管VD5负极相连;所述第一运放U4A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连,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4的漏极、电阻R14的一端、电压源V+相连;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第二运放U4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点火具F1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第二运放U4B的同相输入端,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VD5负极通过电阻R18与第二运放U4B的输出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烽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烽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9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圆设备用具有防抖动效果的整合基座
- 下一篇:一种手部消毒机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