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污染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9350.7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茹;王乐译;赵岳轩;高洪超;王新艳;姜永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招金膜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B01D6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泽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7 | 代理人: | 姚继伟;邵桂礼 |
地址: | 2654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反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污染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聚砜基膜上先后涂敷水相反应单体溶液和油相反应单体溶液而发生界面聚合反应从而生成具有扁平结构的脱盐层而制成,其中,
水相反应单体溶液按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是:水相反应单体1~5%,催化剂0.1~8%,表面活性剂0~0.2%,调节剂0~10%,其余为水;
油相反应单体溶液按重量百分比的组成是:油相反应单体0.1~1%,小分子添加剂0~5%,其余为油相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反应单体是芳香族、脂肪族或脂环族多元胺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氢离子吸收剂或酰胺反应催化剂;所述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醚磷酸酯、酚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所述调节剂是小分子醇类或极性溶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醇类是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所述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反应单体是芳香族、脂肪族或脂环族多元酰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添加剂是小分子醇类或酯类;所述油相溶剂是脂肪烃、环脂烃或芳香烃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水相反应单体溶液,其中,水相反应单体溶液温度20~35℃;
2)配制油相反应单体溶液,其中,油相反应单体溶液温度25~35℃;
3)在聚砜基膜的表面上先后涂敷步骤1)配制的水相反应单体溶液和步骤2)配制的油相反应单体溶液;
4)将步骤3)获得的半成品置入环境温度为30~100℃的环境中,直至油相反应单体溶液刚好蒸发完,在聚砜基膜表面生成具有扁平结构的脱盐层,完成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在涂敷油相反应单体溶液之前,需要先除去聚砜基膜表面多余的水相反应单体溶液的任何可见尺寸的微小液滴。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水相反应单体溶液的涂敷采用双面浸涂、单面浸涂或定量涂敷的方式完成,其中,双面浸涂时,浸涂时间控制在5~15秒;单面浸涂时,浸涂时间控制在10~30秒;定量涂敷时,涂层厚度控制在30~80微米,涂层在聚砜基膜的膜面的静置时间控制在20~60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油相反应单体溶液的涂敷采用单面浸涂或定量涂敷的方式完成,其中,单面浸涂时,浸涂时间控制在2~5秒;定量涂敷时,涂层厚度控制在10~70微米,涂层在聚砜基膜的膜面的静置时间3~7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招金膜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招金膜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93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