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叠聚类辅助的最大似然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08887.1 | 申请日: | 202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4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杜清河;徐大旦;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B7/0413;G06K9/6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叠 辅助 最大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叠聚类辅助的最大似然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信道矩阵,根据信道矩阵,得接收星座点集;对接收星座点集进行第一层重叠聚类;对第一层重叠聚类的结果进行第二层重叠聚类;对第二层重叠聚类的结果进行最大似然检测,得发射信号的估计,该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检测的复杂度,且检测性能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重叠聚类辅助的最大似然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19世纪,伴随众多通信理论和物理学理论的成熟,移动通信时代随之到来。经历几十年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现已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2G时代的时分多址技术,到3G时代的宽带码分多址技术,再到4G时代的正交频分多址技术与MIMO技术,移动通信的速率也越来越快。近期逐步普及的5G通信系统,使用高阶MIMO技术,极大地增加通信速率。但是随着MIMO阶数地增加,检测复杂度也随之指数倍形式增长。现有的一些检测算法,如最大似然检测算法、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树形搜索算法、信息传递算法等,难以直接应用于高阶MIMO,要么复杂度过高,要么检测性能不佳。现有的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MIMO检测技术,如典型的DetNet、ScNet、OAMPNet、MMNet、LISA、MHGD等,要么鲁棒性不强,难以应用于复杂多变的通信场景;要么网络结构复杂,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通信。此外,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MIMO检测算法,没有明确物理意义,无法从根本上解释网络为什么起作用,以及如何更改网络起到更好作用的问题。
因此,从传统MIMO检测算法出发,结合重叠K近邻聚类算法,能够在保留检测性能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检测复杂度,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重叠聚类辅助的最大似然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检测的复杂度,且检测性能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重叠聚类辅助的最大似然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信道矩阵,根据信道矩阵,得接收星座点集;
对接收星座点集进行第一层重叠聚类;
对第一层重叠聚类的结果进行第二层重叠聚类;
对第二层重叠聚类的结果进行最大似然检测,得发射信号的估计。
还包括:
当信道变化时,重新根据接收星座点集进行第一层重叠聚类。
所述根据接收星座点集,得第一层重叠聚类结果的具体过程为:
根据接收星座点集,使用重叠K近邻聚类方法,将接收星座点集分为16类。
对第一层重叠聚类结果进行第二层重叠聚类的具体过程为:
对于第一层重叠聚类的16类结果,每一类结果进行重叠K近邻聚类;
其中,第一层重叠聚类的16个大类,每一大类在第二层中都有16个小类。
对第二层重叠聚类的结果进行最大似然检测,得到发射信号的估计的具体过程为:
计算接收信号y与第二层重叠聚类内各小类中每一个接收星座点的欧式距离,将欧式距离最小的星座点作为输出。
当信道矩阵变化时,重新生成接收星座点集;
当信道矩阵变化时,重新生成第一层聚类中心;
当信道矩阵变化时,重新生成第二层聚类中心;
当信道矩阵变化时,重新对接收信号进行检测。
本发明所述的重叠聚类辅助的最大似然检测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道矩阵,根据信道矩阵,得接收星座点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持式具有物料挤压功能的塔吊吊具
- 下一篇:一种毛衫定型机的蒸烫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