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服务的煤改电供热管理监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08496.X | 申请日: | 202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伍勋;张松;史江凌;康玉杰;潘正阳;何承永;王显锋;赵峰;张运;赵翔;张媛;韩冰;王超;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北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G08C17/02;H04L67/10 |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魏巍 |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服务 煤改电 供热 管理 监控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云服务的煤改电供热管理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比对系统包括云服务器、智能网关、若干煤供热监控模块以及若干电供热监控模块,若干煤供热监控模块和若干电供热监控模块分别通过智能网关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
若干煤供热监控模块用于对若干煤供热用户的煤供热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煤供热数据通过无线网关传输至云服务器;
若干电供热监控模块用于对若干电供热用户的电供热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电供热数据通过无线网关传输至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对获取到的煤供热数据和电供热数据进行比对处理,得到煤供热和电供热的效率和安全性比对结果,并将比对结果通过智能网关传输至用户终端;
所述云服务器内配置有云数据库,所述云数据库内存储有若干煤供热用户的供热数据以及电供热用户的供热数据,所述煤供热用户的供热数据包括煤供热管路的距离、煤供热用户的室内面积、煤供热管路数量以及煤供热用户的设备故障频率;
所述电供热用户的供热数据包括电供热管路的距离、电供热用户的室内面积、电供热管路数量以及电供热用户的设备故障频率;
所述煤供热监控模块包括煤使用量监控单元、煤供热流量监控单元、煤供热输出温度监控单元以及煤供热输入温度监控单元;
所述煤使用量监控单元用于监控煤炭使用总量;所述煤供热流量监控单元用于监控煤供热用户的煤供热量;所述煤供热输出温度监控单元用于监控煤供热输出温度;所述煤供热输入温度监控单元用于监控煤供热用户室内的温度;
所述电供热监控模块包括用电量监控单元、电供热输出温度监控单元以及电供热输入温度监控单元;
所述用电量监控单元用于监控电供热用户的用电量;所述电供热输出温度监控单元用于监控电供热设备的输出温度;所述电供热输入温度监控单元用于监控电供热用户室内的温度;
所述云服务器内部配置有模型构建模块,所述模型构建模块包括煤供热模型构建单元以及电供热模型构建单元;
所述煤供热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煤供热模型,所述煤供热模型包括若干煤供热子模型,所述煤供热子模型基于每个煤供热用户构建;
所述电供热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电供热模型,所述电供热模型包括若干电供热子模型,所述电供热子模型基于每个电供热用户构建;
所述煤供热模型构建单元配置有煤供热子模型构建策略,所述煤供热子模型构建策略包括:将煤供热用户基于煤供热用户的室内面积进行分类,将煤供热用户的室内面积小于第一面积的煤供热用户划分为第一级煤供热用户,然后每增加第一阈值面积进行一次等级的划分;
对每一等级内的煤供热用户进行煤供热效率和煤供热安全性的计算,将煤供热用户的煤炭使用总量、煤供热量、煤供热输出温度以及煤供热用户室内的温度带入煤供热效率公式中求得煤实际消耗值;
将煤供热用户的煤供热管路的距离、煤供热用户的室内面积、煤供热管路数量以及煤供热用户的设备故障频率带入煤供热安全性公式中求得煤供热风险值;
所述煤供热效率公式配置为:其中,Pmsx为煤实际消耗值,Msz为煤炭使用总量,Mgr为煤供热量,M1为煤炭使用量与煤供热量的转化系数,Tmsc为煤供热输出温度,Tmsr为煤供热用户室内的温度,a1为煤炭消耗系数,a2为煤供热温度转换系数,且M1、a1和a2均大于零;
所述煤供热安全性公式配置为:其中,Pmfx为煤供热风险值,Jmgr为煤供热管路的距离,Bmgl为煤供热管路数量,Smm为煤供热用户的室内面积,Pmg为煤供热用户的设备故障频率,b1为煤供热参数转换系数,b2为煤供热故障转换系数,且b1和b2均大于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的煤改电供热管理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供热模型构建单元配置有电供热子模型构建策略,所述电供热子模型构建策略包括:将电供热用户基于电供热用户的室内面积进行分类,将电供热用户的室内面积小于第一面积的电供热用户划分为第一级电供热用户,然后每增加第一阈值面积进行一次等级的划分;
对每一等级内的电供热用户进行电供热效率和电供热安全性的计算,将电供热用户的用电量、电供热设备的输出温度以及电供热用户室内的温度带入电供热效率公式中求得电实际消耗值;
将电供热用户的电供热管路的距离、电供热用户的室内面积、电供热管路数量以及电供热用户的设备故障频率带入电供热安全性公式中求得电供热风险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北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北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84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