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07224.8 | 申请日: | 202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8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京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费尔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 地址: | 3155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隔,通过隔板把污染的土壤进行分块隔开来;
S2:回收,把污染的土壤按照分块回收处理;
S3:传送,把污染的土壤传送到混合筒内,及时对传送部件进行消毒处理;
S4:混合修复,对土壤进行上下转动充分混合修复剂;
S5:下料增肥,把修复后的土壤均匀下料刮平,研磨添加化肥;
S6:填补,把处理过的土壤均匀填补回隔板内;
S7:压实,把修复的土壤进行压实后,梳松;
S8:修复,在修复后的土壤内种植植物和增加活物;
步骤S1-S8采用一种土壤修复设备配合完成,该土壤修复设备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部一端设有回收部件(11)对污染的土壤进行抓起回收,所述回收部件(11)上方设有传送部件(12)对污染的土壤进行传送和及时对传送机构进行消毒烘干处理,所述传送部件(12)后侧设有混合部件(13)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剂的混合恢复,所述混合部件(13)下方设有下料部件(14)进行均匀下料和研磨增加化肥,所述下料部件(14)下方设有回填部件(15)把处理的土壤均匀填补回去,所述回填部件(15)远离回收部件(11)方向设有压实种植部件(16)对土壤进行压实和种植种子、添加蚯蚓,所述箱体(10)两侧转动设有多个车轮(17);所述回收部件(11)包括回收转动柱(18),所述回收转动柱(18)转动连接在箱体(10)内部一端,所述回收转动柱(18)上固设有回收伸缩块(19),所述回收伸缩块(19)在箱体(10)内转动连接,所述回收伸缩块(19)远离回收转动柱(18)一端转动设有回收转动轴(20),所述回收转动轴(20)上固设有回收铲(21),所述回收铲(21)在箱体(10)内滑动连接;所述传送部件(12)包括回收盒(22),所述回收盒(22)位于回收铲(21)上方,所述回收盒(22)在箱体(10)内滑动连接,所述回收盒(22)上方在箱体(10)内转动设有传送机构(23),所述传送机构(23)上转动设有多个回收转动板(24),所述传送机构(23)中间下方设有刷洗组(26),所述刷洗组(26)向回收盒(22)方向设有烘干组(27),所述刷洗组(26)与烘干组(27)下方在箱体(10)内设有污水腔(25),所述刷洗组(26)包含设有刷洗转动柱(28),所述刷洗转动柱(28)在箱体(10)内转动连接,所述刷洗转动柱(28)圆周方向固设有多个第一电机(29),所述第一电机(29)远离刷洗转动柱(28)方向固设有第一联动伸缩柱(30),所述第一联动伸缩柱(30)在刷洗转动柱(28)内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伸缩柱(30)远离第一电机(29)一端固设有刷头(31),所述刷头(31)两侧滑动设有两个侧刷头(32),所述刷洗转动柱(28)内设有消毒溶液腔(33),所述刷头(31)内设有消毒腔(34),所述消毒腔(34)与消毒溶液腔(33)连接,所述消毒腔(34)与侧刷头(32)内部连接,烘干转动轴(38)内设有水腔(35),所述水腔(35)与刷洗转动柱(28)外连接滑动设有多个清洗阀(36);所述烘干组(27)包含设有烘干转动柱(37),所述烘干转动柱(37)在箱体(10)内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转动柱(37)圆周方向转动设有多个烘干转动轴(38),所述烘干转动轴(38)外圆周面上套设有海绵套筒(39),所述海绵套筒(39)在烘干转动柱(37)内转动连接,所述烘干转动柱(37)内设有气腔(40),所述气腔(40)与烘干转动柱(37)外部连接滑动设有多个出气阀(41),所述海绵套筒(39)与气腔(40)之间连接设有吸气通道(42);所述混合部件(13)包括混合筒(43),所述混合筒(43)位于传送机构(23)远离回收盒(22)方向,所述混合筒(43)下端固设有第二电机(44),所述第二电机(44)上端固设有第一联动柱(45),所述第一联动柱(45)在混合筒(43)内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柱(45)上滑动设有多个混合滑杆(46),所述混合滑杆(46)远离第一联动柱(45)一端滑动设有移动块(47),所述移动块(47)远离混合滑杆(46)一端固设有第三电机(48),所述第三电机(48)远离移动块(47)一端固设有第二联动柱(49),所述第二联动柱(49)外圆周面上固设有混合固定块(50),所述混合固定块(50)圆周方向滑动设有两个挤压板(51),所述两个挤压板(51)之间连接设有弹簧(52),所述混合固定块(50)远离第三电机(48)一端滑动设有研磨板(53),所述研磨板(53)远离第二联动柱(49)一端转动设有多个研磨球(54),所述混合筒(43)内设有修复剂存储腔(55),所述第一联动柱(45)内设有离心腔(56),所述修复剂存储腔(55)与离心腔(56)连接,所述混合筒(43)内壁上滑动设有多个出阀(57),所述离心腔(56)上端与第一联动柱(45)外部连接设有出阀(57),所述混合筒(43)下方一侧转动设有下料板(58);所述下料部件(14)包括第三联动柱(59),所述第三联动柱(59)位于第二电机(44)下端,所述第三联动柱(59)与第二电机(44)联动连接,所述第三联动柱(59)外圆周面上固设有螺旋板(64),所述第三联动柱(59)圆周方向固设有多个弹簧伸缩刮块(62),所述弹簧伸缩刮块(62)通过弹簧作用进行伸缩刮动,所述弹簧伸缩刮块(62)远离第三联动柱(59)一端转动设有两个研磨下料组(63),所述研磨下料组(63)由转动轴和套筒、破碎块组成,所述第二电机(44)一侧设有化肥存储腔(60),所述第三联动柱(59)内设有化肥下料腔(61),所述化肥存储腔(60)与化肥下料腔(61)连接,所述化肥下料腔(61)与弹簧伸缩刮块(62)内部连接;所述回填部件(15)包括下料块(65),所述下料块(65)在第三联动柱(59)下端,所述下料块(65)在第三联动柱(59)内滑动连接,所述下料块(65)内设有填补腔(66),所述填补腔(66)内转动设有多个均匀组(67),所述均匀组(67)由转动轴和转动伸缩柱组成,所述填补腔(66)下方在下料块(65)内固设有多个填补转动柱(68),所述填补转动柱(68)内设有研磨腔(72),所述研磨腔(72)与填补腔(66)之间连接设有进料口(69),所述研磨腔(72)与填补转动柱(68)下方连接设有出料口(70),所述研磨腔(72)内转动设有多个研磨混合组(71),所述研磨混合组(71)由转动柱、水腔、喷水块组成;所述压实种植部件(16)包括第四电机(73),所述第四电机(73)位于回填部件(15)远离回收部件(11)方向,所述第四电机(73)下端固设有第二联动伸缩柱(74),所述第二联动伸缩柱(74)下端固设有挤压块(75),所述挤压块(75)下端滑动设有多个下压块(76),所述下压块(76)内两侧设有两个进土通道(79),所述进土通道(79)内转动设有填土组(77),所述填土组(77)由转动柱和转动伸缩柱组成,所述下压块(76)内设有种植下料通道(78),所述第四电机(73)远离回填部件(15)一侧设有种子存储腔(80),所述第四电机(73)远离种子存储腔(80)方向设有蚯蚓存储腔(81),所述种子存储腔(80)与种植下料通道(78)连接,所述蚯蚓存储腔(81)与种植下料通道(7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费尔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费尔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72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