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06894.8 | 申请日: | 2021-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甘海峰;顾明岩;叶强;董磊;陈峰;夏斌;陈彬彬;陶亮;徐为;耿通辉;陈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E04C3/30;E04G21/00;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陈大朝 |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防雷 施工 方法 | ||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预制柱及防雷节点深化设计,加工引出线及跨接件;步骤2、预制柱钢筋绑扎,在预制柱底面布置端子板,将跨接件焊接在端子板和预制柱的接地纵筋上;步骤3、混凝土浇筑预制柱,脱模养护备用;步骤4、吊装预制柱,套筒灌浆;步骤5、墙柱、梁板模板施工及钢筋绑扎;步骤6、将预制柱接地纵筋与楼层均压环跨接;步骤7、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步骤8、水泥砂浆抹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在防雷检测时,若出现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可快速定位出现问题的位置,以便整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防雷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装配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项目向着更高的装配率不断发起冲击和挑战,预制构件也由水平构件发展为水平构件加竖向围护构件,再到水平构件加竖向围护构件再加竖向受力构件的方式。但是,随着构件的不断增多,施工难度随之而增大。在一些高层、高装配率的项目中,不论是剪力墙结构,还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了达到较高的装配率,建筑物外围一圈竖向受力结构需全部深化为预制构件,仅核心筒区域保留少部分的现浇结构。在防雷设计图纸中,防雷引下线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四角和外围柱筋上。因此,装配式建筑需要在设计有防雷引下线部位的预制构件上预留引出线和端子板,在构件吊装后,将引出线和端子板焊接,以保证防雷引下线的连续和有效。
目前传统现浇结构的防雷引下线及跨接件全部位于混凝土内,虽然不容易锈蚀,但预制柱防雷预埋连接施工时,端子板和引出线位于混凝土外,缺乏混凝土的保护,容易锈蚀,耐久性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在防雷检测时,若出现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可快速定位出现问题的位置,以便整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预制柱防雷跨接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预制柱及防雷节点深化设计,加工引出线及跨接件;
步骤2、预制柱钢筋绑扎,在预制柱底面布置端子板,将跨接件焊接在端子板和预制柱的接地纵筋上;
步骤3、混凝土浇筑预制柱,脱模养护备用;
步骤4、吊装预制柱,套筒灌浆;
步骤5、墙柱、梁板模板施工及钢筋绑扎;
步骤6、将预制柱接地纵筋与楼层均压环跨接;
步骤7、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
步骤8、水泥砂浆抹平。
作为优选,所述引出线在加工时,由第一型材弯折加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跨接件在加工时,由第二型材弯折加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引出线和/或跨接件加工为“Z”字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型材及所述第二型材为40*4的镀锌扁铁。
作为优选,所述引出线具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等长;所述跨接件具有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且所述第三连接臂和所述第四连接臂的长度之比为7:5。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臂或第二连接臂等长。
作为优选,在将跨接件焊接到端子板和预制柱的接地纵筋上后,对跨接件涂刷防锈漆。
作为优选,在水泥砂浆抹平之前,针对预制柱防雷预埋跨接部分进行焊接并涂刷防锈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6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举升机构液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控失结构肥的工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