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6528.2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6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佳;黄海;陈龙;高波;李元灵;田尤;杨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K9/62;G06F1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王红霞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表 形变 环境 条件 滑坡 易发性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利用动态因子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其特征在于,该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滑坡易发性评价目标区域的滑坡静态因子和动态因子;
根据所述滑坡静态因子,建立随机森林模型进行目标区域的滑坡易发性评价,获得第一易发性评价结果;
建立第一易发性评价结果与动态因子的列联矩阵,获得第二易发性评价结果;
通过GIS对第一易发性评价结果和第二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方面积(AUC)对所述第一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精度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滑坡易发性评价目标区域的历史滑坡数据、遥感解释和现场调查数据;
根据所述历史滑坡数据、遥感解释和现场调查数据获取滑坡易发性评价目标区域的滑坡分布信息;
将所述滑坡分布信息分为滑坡训练数据集和滑坡验证数据集;
将所述滑坡训练数据集和滑坡验证数据集输入随机森立模型中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坡易发性评价目标区域的滑坡静态因子包括坡度、坡向、剖面曲率、高程、距断裂距离、地形湿度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岩性;
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对所述滑坡易发性评价目标区域的滑坡静态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坡易发性评价目标区域的动态因子为毫米级别的地表形变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形变速率的获取步骤包括:
获取Sentinel-1和RADARSAT-2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
利用差分干涉测量小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获取所述地表形变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地表形变速率进行校正,获得多源数据的LOS向形变速率和最优结果的斜坡向形变速率Vslop。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建立第一易发性评价结果与动态因子的列联矩阵时,根据斜坡向形变速率的标准偏差(δ=13mm/yr)确定地表形变速率区间;
确定地表形变速率区间后,将易发程度从1级增加到5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差分干涉测量小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获取目标区域毫米级别的地表形变速率时,基于所述滑坡易发性评价目标区域的斜坡形变特征进行分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地表形变和孕灾环境条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雷达数据和斜坡数据对所述LOS向形变速率进行转换,获得斜坡向形变速率Vslo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65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