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6445.3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2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俞越;师美高;万天静;徐金福;陈兰魁;王哲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窑内 加工 砌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所述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包括:1)测量老砖的扭曲度,通过偏差值确定加工砖的尺寸;2)将标准砖加工成所述加工砖,当老砖扭曲度大于8mm时,将所述加工砖砌筑成一环,并且所述加工砖位于自窑头至窑尾方向的第2‑4环;该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筑炉检修中老砖扭曲度对于新换耐火砖环向扭曲度的影响问题,进而延长耐火砖使用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砖窑,具体地,涉及一种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窑系统运转率的不断提高,对耐火材料使用周期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影响窑内耐火砖使用周期的原因多种多样,超出标准的环向扭曲度会造成窑内耐火砖机械应力的变化,导致耐火砖挤碎、断层、甚至掉落。
目前回转窑内耐火砖检修更换由于受前后老砖扭曲度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存在环向扭曲的问题,现有砌筑工艺是将加工砖放置在倒数第二环(如下图),根据实测长度进行砌筑。这种砌筑方式,容易法制耐火砖挤碎、断层、甚至掉落,尤其是老砖扭曲度大于8mm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该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筑炉检修中老砖扭曲度对于新换耐火砖环向扭曲度的影响问题,进而延长耐火砖使用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所述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包括:
1)测量老砖的扭曲度,通过偏差值确定加工砖的尺寸;
2)将标准砖加工成所述加工砖,当老砖扭曲度大于8mm时,将所述加工砖砌筑成一环,并且所述加工砖位于自窑头至窑尾方向的第2-4环。
优选地,所述所述加工砖位于自窑头至窑尾方向的第2环。
优选地,在步骤1)中,通过环向基准线测量所述老砖的扭曲度。
优选地,在窑内正底放一条纵向基准线,每2-3米放一条环向基准线,以测量所述老砖的扭曲度。
优选地,所述加工砖通过所述标准砖精细加工而成。
优选地,所述加工砖的加工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加工砖误差≤2㎜,对砖进行加工时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得小于原砖的70%,沿宽度方向不得小于50%,厚度方向不加工。
优选地,所述标准砖为碱性砖时,所述加工砖的加工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干砌,将有纸板一侧保留,加工没有纸板的一面,砖侧的纸板不撕毁。
优选地,在步骤1)之前,所述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还包括:确定窑内更换区域并且拆除结束后,对换砖区域内氧化层进行烘烤清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首先通过老砖的扭曲度,对于环向扭曲度及早校正,通过偏差值确定加工砖的尺寸,使得加工砖的尺寸更加精准;同时,将加工砖砌筑在靠近窑头处的第2-4环,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新换耐火砖受环向扭曲度影响,达到提高窑系统运转率的目的。
经济效益如下:若按照5000吨生产线,因环向扭曲过大导致掉砖,造成临停检修进行计算,停窑时间约3天,损失的熟料为5500t/d*3d=16500t,熟料单价按350元/t、成本按140元/t进行计算,故损失熟料销售利润=16500元/t*(350-140)元/t=346.5万元。而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甚至规避环向扭曲过大导致掉砖的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经济损失。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窑内加工砖砌筑方法的操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芜湖海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6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