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显示倾角的智能RFID行车记录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4585.7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捷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于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显示 倾角 智能 rfid 行车 记录仪 | ||
本发明涉及车载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显示倾角的智能RFID行车记录仪,包括悬臂、安装座、显示屏以及摄像头,悬臂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的顶部,显示屏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一号球托,摄像头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安装座的前端开设有第一球形腔,第一球形腔的两侧还设置有对一号球托快速限位固定的第一锁紧机构,安装座的后端开设有第二球形腔,第二球形腔的两侧还设置有对二号球托快速限位固定的第二锁紧机构。本发明中显示屏、摄像头均能独立调节,互不影响,不仅方便对显示倾角进行有效调节,还能保证摄像头的录制视野稳定性,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显示倾角的智能RFID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随着车载设备的功能和种类的丰富,日常的车辆中通常都会装配多种车载设备。其中,智能RFID行车记录仪是使用量较多的车载设备。行车记录仪作为一种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信息的装置,很多车主都会选择在车内装配一台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主要通过高清镜头摄影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可以记录突发的交通事故信息、日常行驶信息等,在需要时为车主提供有效的影像及声音证据。
但是现有的智能RFID行车记录仪在安装位置固定后,不能根据不同驾驶员的使用习惯进行适时调节显示倾角,导致行车记录仪显示界面无法始终处于最佳视野范围内,影响行车记录仪的使用效果和驾驶安全。并且显示屏与摄像头安装在同一个载体上,导致在调整显示屏的观看视角时,摄像头也会随之发生变动,从而导致录制的视野范围也跟原先设置产生变化,大大降低了使用性能。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变显示倾角的智能RFID行车记录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显示倾角的智能RFID行车记录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显示倾角的智能RFID行车记录仪,包括悬臂、安装座、显示屏以及摄像头,所述悬臂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的顶部,所述显示屏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一号球托,所述摄像头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所述安装座的前端开设有容纳一号球托的第一球形腔,所述第一球形腔的两侧还设置有对一号球托快速限位固定的第一锁紧机构,安装座的后端开设有容纳二号球托的第二球形腔,所述第二球形腔的两侧还设置有对二号球托快速限位固定的第二锁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球形腔的外周设置有三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开槽,每个开槽内滑动有压块,压块一端伸入第一球形腔并与一号球托相抵触,压块另一端固定连接夹条,且安装座内部开设有位于开槽后端的活动腔,活动腔内设置有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直齿轮、若干组驱动板以及螺纹杆,所述直齿轮转动安装在活动腔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板设置有三组,三组驱动板呈环形阵列分布在直齿轮的外周,驱动板在活动腔内进行直线移动,且驱动板靠近直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与直齿轮啮合连接,夹条远离压块的一端伸入活动腔并固定连接有斜齿块,驱动板靠近夹条的一端设置有与斜齿块相啮合的斜齿。
优选的,所述驱动板的中部贯穿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配合的内螺纹孔,螺纹杆一端转动安装在活动腔侧壁上,螺纹杆另一端贯穿驱动板并伸出安装座外侧固定连接转轮。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部还开设有关于第二球形腔对称的窄口槽,每个窄口槽内均设置有一组第二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包括侧压块、活动框以及斜槽,所述活动框在宅口槽内进行直线移动,侧压块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框,侧压块另一端伸入第二球形腔内并抵触于二号球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捷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捷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45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分类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基于FCVD的光纤预制棒稀土汽相掺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