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鼠李糖脂的桶混喷雾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3445.8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6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宇;张春华;李琳;张宗俭;孙才权;姚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30 | 分类号: | A01N25/30;A01N25/06;A01N47/36;A01N47/30;A01N57/12;A01N43/707;A01P21/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鼠李 糖脂 喷雾 助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鼠李糖脂的桶混喷雾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药助剂技术领域。上述含鼠李糖脂的桶混喷雾助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鼠李糖脂溶液5‑50%;化学表面活性剂0‑25%;助溶剂0‑25%;pH调节剂0‑5%;余量水补足至100%。本发明通过使用生物型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替代或减少桶混助剂中的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提高桶混助剂的环境安全性,降低残留和环境危害,且能够改变农药药液在使用时的理化性质,提高其药效,减少其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含鼠李糖脂的桶混喷雾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态环保政策要求的不断收紧,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农药化肥双减的政策要求与日益加剧的农业病虫草害抗性积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寻求技术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
为了提高农药施药的对靶性和防治效果,在农药使用时可以通过添加桶混助剂改善药液的理化性能实现减量增效这一目的。桶混助剂的研究与应用一直是农药健康发展与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目前,市面上应用较多的桶混助剂按原料来源种类分类有:植物油类、矿物油类、植物精油类、有机硅类、肥料类、(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化合物类等,单一成分或与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溶剂等混配形成的产品。通过提高农药化肥的抗雨水冲刷、增加润湿铺展、粘着、渗透、混配稳定性、吸收、传导、沉降等性能实现减量增效。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施药器械、施药方式等,桶混助剂针对不同的解决方案有喷雾增效剂、土壤处理剂、水面扩散剂、航空喷雾专用助剂等,减药、减水、减肥、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特殊物质,由亲水基(酸、肽阳离子、阴离子、单糖、双糖或多糖)和疏水基(饱和、不饱和烃链或脂肪酸)构成。由于来源于微生物和动植物,具有化学合成难以得到的结构基团,结构更为复杂,功能基团也更多。因而,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物质本身无毒,环境友好,可以微生物降解。
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并且耗能低,原料便宜易得,可由相应菌种原位生成。相比于面临巨大环境压力的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在诸多领域如:洗涤、食品、日化、医药、土壤修复、原油开采、污染治理等领域中逐渐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生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脂肽、糖脂和蛋白质为代表的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显著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有一定的乳化能力;另一种是以多糖、脂多糖和脂蛋白为代表的高分子量聚合物,此种一般不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但可以增加油/水亲和力可形成乳状液。分子量较低的鼠李糖脂就属于第一种。
鼠李糖脂(Rhamnolipids,RL)是目前研究较多、生产工艺与规模较为稳定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主要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生产,植物油、废油、烃类、葡萄糖、甘油、乙醇、橘皮、木薯废液等疏水性碳源和亲水性碳源以及各类混合物碳源均可用于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
据研究报道,鼠李糖脂种类多达60种,根据鼠李糖脂所含鼠李糖分子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和双鼠李糖脂,常见的及本发明所涉及到的鼠李糖脂结构为以下四种(a、b、c、d)。
不同的结构,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也有不同,其产生原因主要为:生产菌株、培养时间、碳源等因素。鼠李糖脂在不同pH环境下呈现不同形态:pH3.9~4.3时形成囊泡结构,pH6.0~6.5时形成薄片状结构,pH6.2~6.6时形成脂质颗粒,pH>6.8时形成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3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