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制备方法及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2863.5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0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峰;阮云芳;刘宏超;杨向荣;祁林;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武汉臻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3 | 代理人: | 胡星驰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曲线 套管 二次 被覆 单元 制备 方法 光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制备方法及光缆。所述光单元包括光纤、呈周期性弯曲的塑性材质松套管、以及被覆护套层;所述光纤设置于所述塑性材质松套管中,所述塑性材质松套管外紧密包覆有所述被覆护套层;所述被覆护套层具有圆形外表面。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塑性的松套管形成料经侧向成型工艺包覆在放出的光纤外侧,形成内设光纤的松套管;(2)顺序通过成型模具进行预弯,获得呈周期性弯曲的塑性材质松套管;(3)在松套管外挤制护套料形成被覆护套层。本发明紧密的固定将膨胀系数不一致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制备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以及金属自承式光缆,不容易出现脱胶失效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制备方法及光缆。
背景技术
二次被覆光单元,为光纤与阻水元件、以及套管形成的复合单元。采用不锈钢套管包覆的光单元,具有优良的抗张强度、阻水性能和抗侧压性能,在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海底光缆和金属自承式(MASS)光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了减少光纤的受力,抵抗拉力影响,一般需要提升二次被覆光单元的余长,从而延长光单元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文件CN2657023Y提供了一种大余长不锈钢管二次被覆光单元,其采用塑料内衬形成S-Z螺旋装内管道,从而具有充分大的光纤余长。然而这种二次被覆光单元,由于不锈钢管和塑料内衬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剧烈的环境下,不锈钢管和输料管衬管容易脱胶失效,导致损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制备方法及光缆,其目的在于通过将光纤置于松套管内进行预弯后,二次紧密被覆成型的护套层,从而在形成稳定的大余长的同时,即使在大温差循环变化的应用场景,也不容易出现脱胶失效的现象,适合于光纤复合架空地线、海底光缆、以及金属自承式光缆,由此解决现有的大余长二次被覆光单元容易由于材料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的脱胶失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呈周期性弯曲的塑性材质松套管、以及被覆护套层;所述光纤设置于所述塑性材质松套管中,所述塑性材质松套管外紧密包覆有所述被覆护套层;所述被覆护套层具有圆形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其所述塑性材质松套管断裂延伸率在40%~70%之间,屈服强度在200~400MPa之间,抗拉强度在500~1000MPa。
优选地,所述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其所述塑性材质松套管为金属松套管;
优选地,所述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其所述塑性材质松套管预弯成螺旋型、S-Z螺旋型或正弦波型。
优选地,所述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其所述被覆护套层为挤塑成型,优选为耐高温材质。
优选地,所述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其所述塑性材质松套管内含有阻水材料;所述阻水材料,为阻水油膏、阻水粉或阻水纱。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塑性的松套管形成料经侧向成型工艺包覆在放出的光纤外侧形成内设光纤的松套管;
(2)将步骤(1)获得的内设光纤的松套管顺序通过成型模具进行预弯,获得呈周期性弯曲的塑性材质松套管;
(3)在步骤(2)获得的呈周期性弯曲的塑性材质松套管外挤制护套料形成被覆护套层,获得所述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
优选地,所述具有曲线松套管的二次被覆光单元的制备方法,其步骤(2)采用以下方式之一进行预弯:
沿松套管行进方向旋转;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2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