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脂肪二元酸基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2524.7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曹贵平;顾紫敬;刘天宇;余科;羊博成;李勤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盐城市恒丰海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16 | 分类号: | C08G63/16;C08G63/672;C08G63/85;C08G63/86;C08G63/87;C08G18/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脂肪 二元酸 聚酯 多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脂肪二元酸基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混合脂肪二酸与多元醇按比例混合并加入反应器中,加热升温,进行酯化反应;(2)酯化反应完成后,往反应器中投入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当反应器内物料的酸值和羟值符合指标要求时,出料,即得到目标产物不饱和脂肪二元酸基聚酯多元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聚酯多元醇用于聚氨酯合成时得到的聚氨酯同时具有“温敏性”和“回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多元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脂肪二元酸基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多元醇时聚氨酯工业中重要的原料之一,除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赋予聚氨酯独特的性能,是聚氨酯领域的重要等合成原料,在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聚氨酯的使用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在一定的使用温度之上时可以软化,而当温度低于某一使用温度后,聚氨酯泡沫则由软变硬,一般称为“温敏性”。同时要求聚氨酯在受挤压变形后,可以较缓慢地恢复到原来的形态,一般称为“回弹性”。这是聚氨酯性能的两个方面,如何使聚氨酯同时兼具这两方面性能,是非常重要,而这与制备聚氨酯的原料息息相关,因此,本发明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混合脂肪二元酸基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其用于聚氨酯合成时得到的聚氨酯同时具有“温敏性”和“回弹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了一种混合脂肪二元酸基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混合脂肪二酸与多元醇按比例混合并加入反应器中,加热升温,进行酯化反应;
(2)酯化反应完成后,往反应器中投入催化剂,进行缩聚反应,当反应器内物料的酸值和羟值符合指标要求时,出料,即得到目标产物不饱和脂肪二元酸基聚酯多元醇。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脂肪二酸为丁二酸、戊二酸(主要为1,5-戊二酸)、1,6-己二酸、庚二酸的或多种混合物。当采用多种二元酸的混合物时,比例可以是任意的,为了得到更好的聚氨酯“温敏性、回弹性”性能,己二酸或庚二酸按摩尔记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
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4-丁二醇、1,2-戊二醇、1,5-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的,二元醇的使用与二元酸的配合是获得“温敏性、回弹性”聚氨酯的要素之一,当混合脂肪二酸为丁二酸(主要为1,4-丁二酸)时,所述多元醇为戊二醇或己二醇;
当混合脂肪二酸为1,6-己二酸时,所述多元醇为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或戊二醇。
进一步的,步骤(1)中,酯化反应过程的温度为150℃~200℃,较优的温度范围为170℃~190℃。当升至指定温度后,维持恒温1h~8h,较优的时间范围为3h~6h。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为Sb2O3、醋酸锑、GeO2、钛酸正丁酯、钛酸异丙酯、TiO2/SiO2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催化剂的用量为混合脂肪二酸与多元醇总质量的0.001%~0.5%,较优的用量为0.01%~0.25%。
进一步的,步骤(2)中,缩聚过程的温度为190℃~250℃,较优的温度范围为200℃~230℃,在缩聚过程中,温度也采取逐渐升温的方法,升温速度控制在0.5℃/min~2℃/min,升至指定温度后,维持恒温1h~15h,较优的温度范围为5h~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盐城市恒丰海绵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盐城市恒丰海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2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