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式污水含砂量采集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1199.2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9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刘莹;侯锋;干里里;曹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1/14;G01N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祁春倪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污水 含砂量 采集 装置 测试 方法 | ||
1.一种连续式污水含砂量采集装置,包括旋流沉砂柱(1);
所述旋流沉砂柱(1)上设置有进水口(12);
所述旋流沉砂柱(1)的外侧壁上连通有排空阀(8);
所述旋流沉砂柱(1)的底部连通有缓冲沉砂斗(9);
所述缓冲沉砂斗(9)背离旋流沉砂柱(1)的端部开设有排砂口,排砂口处设置有排砂阀;
所述进水口(12)的一端连通有进水旋流管(4),进水口(12)的另一端连通有进水管(16),且进水旋流管(4)位于旋流沉砂柱(1)内部,进水管(16)位于旋流沉砂柱(1)外部;
所述进水管(16)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2);
所述旋流沉砂柱(1)上开设有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内设置有出水口(13),出水口(13)连通有集水槽出水管(15),集水槽出水管(15)连通有流量标定桶(6);所述流量标定桶(6)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18),出水管(18)上设有出水控制阀(7);
所述旋流沉砂柱(1)的直径D的范围为0.6~1.0m;
进水口(12)与出水口(13)在水平投影上的夹角β为90°;
缓冲沉砂斗(9)的正下方设有湿砂样过滤筛网(11),湿砂样过滤筛网(11)的筛网孔径为50μm;以采样流量Q将渠道内的污水送入连续式砂样采集装置内,且在砂样采集期间,每隔预定间隔时间测量并记录采样流量Q、采样水力负荷N;
保证污水中50μm以上砂粒均能够被连续式砂样采集装置收集到;
所述进水旋流管(4)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污水含砂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6)上连通有用于分流进水管(16)内液体的进水分流管(17),进水分流管(17)上设置有进水分流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污水含砂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沉砂斗(9)背离旋流沉砂柱(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采集缓冲沉砂斗(9)中沉淀的砂样,并过滤多余水分的过滤筛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式污水含砂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6)背离进水口(12)的一端连接采样泵(19)。
5.一种连续式污水含砂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连续式污水含砂量的测试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采样步骤:选取砂样采集地点,打开进水控制阀(2)、关闭排砂阀、排空阀(8),将砂样采集地点处的污水送入旋流沉砂柱(1)内,当达到预定条件时,停止采样;
获取砂样步骤:静置沉降预定静置时间后,打开排空阀(8)排出污水中静置后的上清液,待上清液排出后,关闭排空阀(8),打开排砂阀,得到缓冲沉砂斗(9)中沉淀的砂样;
砂样处理步骤:将砂样烘干,然后灼烧,得到成品砂样,称量成品砂样的重量为M;
第一公式计算步骤:根据第一公式计算污水含砂量C;
其中,V表示累计采样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式污水含砂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筛分步骤:将成品砂样依次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分别称量筛上物的重量;
第二公式计算步骤:根据第二公式计算不同粒径范围砂粒在污水中的含量Ci;
其中,Mi为不同孔径筛网筛上物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式污水含砂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样步骤中,以采样流量Q将渠道内的污水送入连续式砂样采集装置内,且在砂样采集期间,每隔预定间隔时间测量并记录采样流量Q、采样水力负荷N;所述采样流量Q的范围为1~4m3/h,所述采样水力负荷N的范围为3~5m/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式污水含砂量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样步骤中,在开启采样泵(19)前打开出水控制阀(7);当旋流沉砂柱(1)开始连续出水时,关闭出水控制阀(7),记录流量标定桶(6)内的液位达到最大刻度Vmax时的时间t,根据第三公式计算采样流量Q;根据第四公式计算采样水力负荷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国投信开水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11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