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风化泥岩深路堑边坡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00899.X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望紫云;任超;孙其祥;高学彦;熊绍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化 泥岩 深路堑边坡 防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强风化泥岩深路堑边坡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位于底部的多级陡护坡(1)和位于顶部的多级缓护坡(15),各级陡护坡(1)之间设有平台,各级缓护坡(15)之间设有平台,在陡护坡(1)与缓护坡(15)之间设有分界平台(7),分界平台(7)的平台的宽度大于其他平台宽度;
在陡护坡(1)设有框架梁(2);
在底部一级的陡护坡(1)顶部设有排桩挡墙结构(3),排桩挡墙结构(3)中设有桩,桩端头与压裂斜拉索(5)连接;
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顶部开挖,开挖后做顶部排水沟(13);
S2、开挖一级缓护坡(15)后,开挖预埋渗水管(10)的槽,包括纵向渗水管(102)和横向渗水管(101)的管槽,将纵向渗水管(102)和横向渗水管(101)埋入管槽,在缓护坡(15)表面挂网和喷混植草;
S3、施工卸载护坡平台(12),将卸载护坡平台(12)的表面一定厚度的土替换成添加了塑性粘土的抗渗层(14),抗渗层(14)表面施工抗裂混凝土层;
S4、依次施工完多级缓护坡(15)后,施工分界平台(7),在分界平台(7)靠近缓护坡(15)的位置开挖中间排水沟(9),中间排水沟(9)与预埋渗水管(10)的纵向渗水管(102)连接,将施工分界平台(7)表面一定厚度的土替换成添加了塑性粘土的抗渗层(14),抗渗层(14)表面施工抗裂混凝土层;
S5、在分界平台(7)以下开挖陡护坡(1),开挖后,开挖预埋渗水管(10)的槽,包括纵向渗水管(102)和横向渗水管(101)的管槽,将纵向渗水管(102)和横向渗水管(101)埋入管槽,
S6、钻锚索孔,放入预应力锚索(6),然后施工框架梁(2);
S7、在最后一级的陡护坡(1)顶部,钻斜拉索孔,钻交错桩孔(31),置入压裂斜拉索(5),置入前排桩(33)和后排桩(35),灌浆填充桩孔(31),压裂灌浆固定压裂斜拉索(5),凝固后将压裂斜拉索(5)与前排桩(33)和后排桩(35)连接并张拉预紧;
压裂斜拉索(5)内设有注浆管(53),注浆管(53)靠近端头的位置依次设有管中段(533)和管头段(531),在管中段(533)设有侧孔(534),在管头段(531)设有端头孔,注浆管(53)的内径大于管中段(533)的内径,管中段(533)的内径大于管头段(531)的内径,当放入不同直径的钢球,能够分别封堵管头段(531)和管中段(533);
对不同地层,以大于压裂压力注浆,前期注入缓凝砂浆,便于砂浆向地层深部渗透,压力增高或一段时间后,继续灌注速凝砂浆;
在注入缓凝砂浆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从小到大向注浆管(53)内放入不同直径的钢球,依次封堵管头段(531)和管中段(533),以形成向径向发散的压裂凝结体(51);
S8、在前排桩(33)和后排桩(35)之间施工弧形挡墙(32)和传力墙(34);
S9、开挖最后一级的陡护坡(1),施工框架梁(2);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强风化泥岩深路堑边坡防护结构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风化泥岩深路堑边坡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缓护坡(15)的顶部设有顶部排水沟(13),在分界平台(7)设有中间排水沟(9);
在各个平台设有抗渗层(14),抗渗层(14)包括添加了塑性粘土的土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风化泥岩深路堑边坡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缓护坡(15)表面设有挂网和喷混植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风化泥岩深路堑边坡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排桩挡墙结构(3)设有交错排列的前排桩(33)和后排桩(35),前排桩(33)之间设有弧形挡墙(32),后排桩(35)与相邻的前排桩(33)之间设有传力墙(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风化泥岩深路堑边坡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前排桩(33)和后排桩(35)靠近顶部的位置桩锚锭部(36),桩锚锭部(36)上设有斜面,所述的斜面与压裂斜拉索(5)的轴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8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