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00487.6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1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宽;杨舒雅;张敏;罗耀文;苟茂荣;何治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模拟 血脑屏障 细胞培养 装置 | ||
1.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所述腔体(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之间贯穿连接有基质管(2),所述腔体(1)的外部设有与所述基质管(2)连通的进液管(3)和出液管(4);
所述腔体(1)内、位于所述基质管(2)上方的位置被隔板(11)分隔成内皮细胞培养区(12)和白细胞培养区(13);
所述基质管(2)的顶部、位于所述内皮细胞培养区(12)和所述白细胞培养区(13)的底部处均设有镶嵌通槽,且所述镶嵌通槽内均设置有镂空网(21),位于所述内皮细胞培养区(12)的所述镂空网(21)上方覆盖有半透膜,位于所述白细胞培养区(13)的所述镂空网(21)上覆盖有多个阵列设置的阻隔球(211);
所述腔体(1)内、位于所述基质管(2)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旋转装置(5),所述旋转装置(5)可在所述基质管(2)下方的空间内旋转,并可将所述基质管(2)向上顶起;
所述腔体(1)顶部设置有封闭盖(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3)具有进液口和进液循环口,所述出液管(4)具有出液口和出液循环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处均盖合有可拆卸的封闭盖,所述进液循环口与所述出液循环口之间通过循环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3)、所述出液管(4)、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内均设置有滤菌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包括动力装置(51)和旋转杆(52),所述旋转杆(52)的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51)连接,另一端用于将所述基质管(2)向上顶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52)的与所述基质管(2)接触的一端设置有接触板(53),所述接触板(53)的外周包裹有保护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皮细胞培养区(12)内设置有两端开口的内皮细胞培养袋(121),所述白细胞培养区(13)内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白细胞培养袋(131),所述内皮细胞培养袋(121)、白细胞培养袋(131)的下端开口均与所述基质管(2)顶部镶嵌通槽处连通,且所述镂空网(21)位于各自对应的所述内皮细胞培养袋(121)、所述白细胞培养袋(131)内,所述内皮细胞培养袋(121)、白细胞培养袋(131)的上端开口处固定在所述腔体(1)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3)与所述基质管(2)的一端通过进液连接头(31)连通,所述出液管(4)与所述基质管(2)的另一端通过出液连接头(41)连通,所述基质管(2)的与所述进液连接头(31)以及所述出液连接头(41)相连接的接口处均设置有阻隔白细胞通过的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设置有所述基质管(2)的外壁均设置有纵向滑道(6),所述纵向滑道(6)位于与其同侧可形变的所述进液连接头(31)或者可形变的所述出液连接头(41)上方,所述纵向滑道(6)上滑动连接有滑块(61),两个所述滑块(61)向下滑动时,可将所述进液连接头(31)、所述出液连接头(41)连通其内部的所述基质管(2)端部挤压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内、位于所述基质管(2)下方处设置有电动升降杆(7),所述电动升降杆(7)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腔体(1)内底部,伸缩端可与基质管(2)底部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旋转装置(5)和所述电动升降杆(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4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