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9709.7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福;郭素文;侯成义;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1D5/242;H01B5/14;H01B13/00;H02N1/04;H02N2/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时 监测 供电 柔性 穿戴 器件 | ||
1.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纳米发电机器件(4)、第一透明弹性导电薄膜(5)、弹性电致变色层(6)、弹性电解质层(7)、第二透明弹性导电薄膜(8),纳米发电机器件(4)分别通过一根透明弹性导电纤维(3)连接第一透明弹性导电薄膜(5)、第二透明弹性导电薄膜(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弹性导电薄膜(5)、第二透明弹性导电薄膜(8)均为凝胶体系,制备方法为:将导电基质材料加入到溶剂中,室温下搅拌溶解形成质量浓度30%~50%的导电溶液,然后依次加入以质量百分比计的10%~15%的高分子聚合物导电载体、0.005%~0.01%烯类单体类交联剂、0.02%~0.04%过硫酸铵催化剂、0.001%~0.002%的交联引发剂,搅拌溶解后置于超声震荡仪内分散30~60min,得到反应前驱体;将反应前驱体加入到静电纺丝腔内,以PMMA为成膜载体,通过高压极化作用在载体表面形成弹性导电薄膜,然后将该弹性导电薄膜置于真空压膜机中,调整压力为5~10MPa,保持3~5min后即得透明弹性导电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基质材料为锂盐,所述锂盐为锂6同位素化合物;所述的溶剂为水性溶剂或有机溶剂;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导电载体为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烯类单体类交联剂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乙烯基苯、N,N-亚甲基双丙烯酸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交联引发剂为四甲基乙二胺、苯甲酰甲酸甲酯、二苯甲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基质材料为氯化锂、高氯酸锂、碳酸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水性溶剂为去离子水溶液,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聚碳酸酯溶液。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弹性导电薄膜的表面电阻值为100Ω/m2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弹性导电纤维(3)包括设于聚偏氟乙烯套管(2)内的导电纤维(1),透明弹性导电纤维(3)为采用双螺杆挤出工艺,以导电纤维(1)为载体,通过调整模具在载体表面包覆一层聚偏氟乙烯,制备而成纤维套管结构;所述纳米发电机器件(4)由所述透明弹性导电纤维(3)编织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发电机器件(4)的最高输出电压、最高电流和最高功率分别达到500V、12μA和0.31mW/cm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电致变色层(6)通过印刷或喷涂工艺在第一透明弹性导电薄膜(5)表面涂覆电致变色材料制备而成,然后在烘箱于115℃中烘干15~30分钟,置于恒温恒湿中保存,温度控制为10~15℃,湿度控制低于3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电解质层(7)是以聚氨酯TPU、PVB、PVDF、EVA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为电解质载体,以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氯化锂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导电材料,通过双螺杆流延工艺制备而成。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实时监测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器件,其特征在于,纳米发电机器件(4)通过对人体动作能量的收集,利用主动式运动传感产生电压,电压通过透明弹性导电纤维(3)传输到第一透明弹性导电薄膜(5)、第二透明弹性导电薄膜(8),然后激发弹性电致变色层(6)产生信号,通过检测信号的强弱监测运动过程中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97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