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系统选址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9426.2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9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高松;吴强;韩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史俊军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选址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选址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本发明采用节点电压平方项灵敏度替代传统的节点电压灵敏度,通过节点电压平方项灵敏度计算评价指标,进行储能系统选址,相较于传统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增强了选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系统选址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储能系统优化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用户用电量增大,对电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在用户用电高峰期时,较高需求的有功功率流过线路,线路损耗大,电压降落严重,电压偏低问题出现;另一方面,由于配电系统建设水平相比于发、输电系统落后,导致配电网电压质量问题更为突出。目前电压质量问题中尤以电压偏低、电压波动和供电电压偏差最为常见。针对此类问题,传统解决措施如新建或扩容配电设备等手段相继被应用,但存在投资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的不足。
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能量响应迅速,具备“低储高发”的优点,可缓解用电高峰期供电紧张的局面,同时亦能解决应用无功补偿装置时无法填补有功缺额的难题,达到改善电压偏低的目的,提高配电网的电压质量。接入配电网的储能系统通过与负荷侧交互,优化系统性能,考虑ESS的运行调度与系统负荷状况配合运行,可节省投资、降低网损、提高系统的电压质量,为更好地利用分布式储能的优点,进一步发挥其对配电网的积极作用,选取合适的接入位置(即选址)十分重要。
储能系统在改善配电网的电压质量过程中,节点电压灵敏度是储能系统选址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需要对配电网节点电压的灵敏度进行分析,但配电网节点电压灵敏度计算复杂,选址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选址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解决了采用节点电压灵敏度选址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储能系统选址方法,包括:
根据配网模型,对储能系统接入配网前的节点电压分布进行分析,获取相邻节点之间的电压落差模型;
根据相邻节点之间的电压落差模型,获取节点电压平方项、变电站母线电压平方项以及节点接入负荷功率之间的关系模型;
根据节点电压平方项、变电站母线电压平方项以及节点接入负荷功率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节点电压平方项灵敏度;其中,节点电压平方项灵敏度为节点电压平方项对节点接入负荷功率的偏导数;
根据节点电压平方项灵敏度,计算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指标和预设规则,确定储能系统选址。
配网模型为经过馈线网络等值后的配网模型。
相邻节点之间的电压落差模型为:
其中,ΔU为节点i与节点i+1之间的电压落差,Ui为节点i的电压,Ui+1为节点i+1的电压,Pi+1为节点i+1的有功,Qi+1为节点i+1的无功,Ri+1为节点i与节点i+1之间线路的电阻,Xi+1为节点i与节点i+1之间线路的电抗。
根据相邻节点之间的电压落差模型,获取节点电压平方项、变电站母线电压平方项以及节点接入负荷功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包括:
根据相邻节点之间的电压落差模型,获取相邻节点电压平方项之间的关系模型;
根据相邻节点电压平方项之间的关系模型,获取节点电压平方项、变电站母线电压平方项以及节点接入负荷功率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邻节点电压平方项之间的关系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9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