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容交互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8671.1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付钰;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A63F13/40;G10L13/08;G10L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姜浩然;吴丽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容 交互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一种内容交互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获取到的用户输入内容发送给服务器;确定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将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发送至服务器;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语音文件以及与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对应的至少一组控制系数;基于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语音文件和至少一组控制系数,利用渲染引擎生成虚拟人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工智能(AI),具体涉及一种内容交互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既有硬件层面的技术也有软件层面的技术。人工智能硬件技术一般包括如传感器、专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处理等技术;人工智能软件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处理技术、知识图谱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几大方向。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人机交互的方式大多基于按键、触摸、语音进行输入,通过在显示屏上呈现图像、文本或虚拟人物进行回应。但是目前的带有虚拟形象的人物都是基于移动端或者云端的渲染方案,应用在网页端的智能客服对话系统只有对话功能,缺少了虚拟形象来和用户进行交互,导致服务模型相对程序化,不够灵活,用户的体验不佳。
在此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不一定是之前已经设想到或采用的方法。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内容交互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交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获取到的用户输入内容发送给服务器;确定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标识虚拟人物的至少一种基底表情;将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发送至服务器;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语音文件以及与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对应的至少一组控制系数,语音文件由服务器通过进行文本到语音转换而生成,至少一组控制系数由服务器通过对语音文件进行语音到动作转换而生成,以用于在至少一种基底表情的基础上控制虚拟人物的面部动作;以及基于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语音文件和至少一组控制系数,利用渲染引擎生成虚拟人物。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得客户端能够进行内容交互的方法,包括:接收由客户端获取的用户输入内容;接收由客户端确定的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标识虚拟人物的至少一种基底表情;生成与用户输入内容相关联的语音文件以及与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对应的至少一组控制系数,语音文件通过进行文本到语音转换而生成,至少一组控制系数通过对语音文件进行语音到动作转换而生成,以用于在至少一种基底表情的基础上控制虚拟人物的面部动作;以及向客户端发送语音文件和至少一组控制系数,以使得客户端能够基于至少一个基底表情标识符、语音文件和至少一组控制系数,利用渲染引擎来生成虚拟人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8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