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电极接合体和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8380.2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6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山仲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
主分类号: | H01M8/1004 | 分类号: | H01M8/1004;G06V30/1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宋晓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接合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管理各个膜电极接合体的信息的技术。本发明的膜电极接合体(1)具有电解质膜(11)、催化剂层(13a)、(13b)、一对副密封垫(15)和信息部(17)。催化剂层(13a)位于电解质膜(11)的第一面,催化剂层(13b)位于电解质膜(11)的第二面。一对副密封垫(15)分别与电解质膜(11)的两面接合。信息部(17)位于副密封垫(15)的表面。信息部(17)表示膜电极接合体(1)的固有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接合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燃料电池作为汽车或移动电话等的驱动电源受到注目。燃料电池是通过燃料中包含的氢(H2)与空气中的氧(O2)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力的发电系统。燃料电池与其他电池相比,具有发电效率更高、对环境的负荷更小的优点。
根据使用的电解质,存在几种燃料电池。其中之一是作为电解质使用离子交换膜(电解质膜)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PEFC: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由于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能在常温下工作且能够小型轻量化,因此期待应用于汽车、移动设备。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通常具有多个电池单元层叠的结构。一个电池单元是一对间隔体夹在膜电极接合体(MEA:Membrane-Electrode-Assembly)的两侧的构成。膜·电极接合体具有电解质膜和在电解质膜两面形成的一对催化剂层。一对催化剂层中一方是阳极,另一方是阴极。含氢的燃料气体与阳极接触且空气与阴极接触,从而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力。作为与这样的膜电极接合体相关的现有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47890号公报
在大量生产膜电极接合体的情况下,以批次为单位管理膜电极接合体的信息,不单独管理各个膜电极接合体的信息。因此,在特定的膜电极接合体产生缺陷的情况下,存在不得不以批次为单位回收或废弃膜电极接合体的风险。另外,由于以批次为单位管理膜电极接合体的信息,因此在特定的膜电极接合体发生产品缺陷的情况下,存在难以追究缺陷原因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管理各个膜电极接合体的信息的技术。
为解决上述课题,第一方案是应用于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接合体,具备:电解质膜;位于所述电解质膜的第一面的第一催化剂层;与所述电解质膜接合的第一副密封垫;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副密封垫的表面且表示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固有信息的信息部。
第二方案是在第一方案的膜电极接合体中,所述第一副密封垫具有比所述电解质膜的外缘部更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分,所述信息部位于所述突出部分的表面。
第三方案是在第二方案的膜电极接合体中,进一步具备:位于所述电解质膜的第二面的第二催化剂层;以及与所述电解质膜接合且与所述第一副密封垫的所述突出部分接合的第二副密封垫,且所述信息部位于所述第一副密封垫与所述第二副密封垫之间。
第四方案是应用于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接合体,具备:包含形成有第一催化剂层的电解质膜的电解质膜基材;以及位于所述电解质膜基材且表示所述膜电极接合体的固有信息的信息部。
第五方案是在第四方案的膜电极接合体中,所述信息部位于所述电解质膜。
第六方案是在第四方案的膜电极接合体中,所述电解质膜基材包含与所述电解质膜接合的片材,且所述信息部位于所述片材。
第七方案是在第一方案~第六方案中任一个膜电极接合体中,所述固有信息包含识别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未经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8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控制系统以及地震感知时的电梯运行方法
- 下一篇:中压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