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铵、液体循环提钒制备钒电解液的方法及钒电解液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7695.5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明;杜乃旭;刘国昌;许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45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循环 制备 电解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铵、液体循环提钒制备钒电解液的方法及用途,所述无铵、液体循环提钒制备钒电解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钠化焙烧;步骤2、浸出过滤;步骤3、酸化除杂;步骤4、还原;步骤5、萃取‑反萃提钒;步骤6、冷却结晶;步骤7、钒电解液价态调整。本发明的含钒原料包括但不限于石煤、钒渣、钒钛磁铁矿。本发明无铵、液体循环提钒制备钒电解液的方法具有生产流程短、能耗低、无废水排放的优点,可达到绿色、高效提钒的效果,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钒电解液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铵、液体循环提钒制备钒电解液的方法及钒电解液。
背景技术
目前钒钛磁铁矿是钒的主要来源,其原始含量低于1%。经过炼钢过程,将铁提炼,钒被富集于渣中,V2O5含量提高到8%以上,可以作为钒的来源进入钒化工行业。石油中含有少量的钒,在燃烧或气化脱碳后,钒被富集,通常燃烧的灰中钒含量可以达到5%以上。
传统的提钒工艺为钠化焙烧、中和除杂、铵盐沉淀获得钒酸铵,再经过高温煅烧或者熔融浇注,获得五氧化二钒或片钒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铵盐,因此提钒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铵和钠的废水,需要经过高温加碱脱铵,再经过高温蒸发、干燥获得硫酸钠晶体。蒸铵时消耗大量的片碱和蒸汽,成本高昂,环境污染严重,硫酸钠溶液蒸发结晶时耗费大量的能量。
近几年来钒电池商业化得到大规模推广,目前已完成300MWH以上的项目建设,据中关村储能联盟的估算,到2024年待建的钒电池项目数量达到20GWH,折合电解液需求约为100万立方。
目前钒电解液的主要工艺流程,由原料制备偏钒酸铵、红钒、多钒酸铵等杂质含量较高的原料,再经过加碱溶解,除杂,加铵盐沉钒,获得高纯钒化合物,然后再经过高温煅烧获得钒氧化物,进一步的通过溶解-还原的方式获得钒电解液。显然,这一方法流程繁多,耗时长,能耗巨大,而且环境压力巨大。为了满足钒电解液的需求,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简单、低成本的电解液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钒电解液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无铵、液体循环提钒制备钒电解液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生产流程短、能耗低、无废水排放的优点,可达到绿色、高效提钒的效果,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铵、液体循环提钒制备钒电解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钠化焙烧
将碳酸钠与含钒原料(如粉碎后的钢渣)混合均匀,放入炉窑内,高温氧化煅烧,将钒转化成水可溶的钒酸钠;
步骤2、浸出过滤
将步骤1煅烧得到的物料溶于水或者步骤6的结晶母液中浸出,过滤,获得钒酸钠浸出液和废渣;
步骤3、酸化除杂
加酸将钒酸钠溶液加酸中和,并将主要杂质沉淀除去,所述主要杂质包括但不限于硅、铝和铬;继续加酸酸化;
步骤4、还原
将钒还原到四价,获得四价钒(如硫酸氧钒)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
步骤5、萃取-反萃提钒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稳定剂,并使用有机相为萃取剂,酸作为反萃剂,进行液液萃取-反萃的方法,获得四价钒的酸溶液和含硫酸钠的萃余液;
步骤6、冷却结晶
将萃余液冷却,搅拌结晶,并过滤获得硫酸钠晶体和结晶母液,所述结晶母液返回步骤2;
步骤7、钒电解液价态调整
使用还原剂或电解装置,将步骤5得到的四价钒的酸溶(二氯氧钒和/或硫酸氧钒)降低钒平均价态到所需价态;所需价态为+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7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