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径桥梁的检测模拟装置及损伤检测模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7483.7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寇志天;孙义斐;韩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B11/02;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王艳斌 |
地址: | 30040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检测 模拟 装置 损伤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跨径桥梁的检测模拟装置及损伤检测模拟系统,跨径桥梁的检测模拟装置包括:空心板主桥、上引桥、下引桥和可拆卸桥面板,空心板主桥的两侧分别与上引桥和下引桥机械连接,可拆卸桥面板位于空心板主桥的空心结构中并用于调整空心板主桥的路面平整度;牵引装置与检测用车辆机械连接,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检测用车辆沿上引桥、空心板主桥和下引桥的排列方向移动;位移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空心板主桥的位移参数,应变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空心板主桥的应变参数。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建立损伤识别模块,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在现有管养分诊平台的基础上靶向识别损伤可疑区域,相比于全覆盖式传感系统,传感器数量大大减少,针对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桥梁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径桥梁的检测模拟装置及损伤检测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中小跨径桥梁检测通常采用巡检、动静载荷载试验和安装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模式,借助于成熟的检测技术手段,通过捕捉试验检测过程中的实时响应,与结构的初始状态进行对比,对桥梁的健康情况做出只定性不定量的诊断。
现有的桥梁病害检测多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面对数以万计的中小跨径桥梁,不但效率低下,无法形成集成数据库,而且人为主观臆断性较强,损伤识别效果取决于检测工程师的经验。桥梁荷载试验虽可以较为准确反映桥梁的实际受力性能,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中断交通,现场的采集条件不佳,易出现无法规避的环境噪声误差,且多因素耦合状态下的建模复杂程度较高。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应用场景多为大跨径桥梁,其安装周期长,耗资巨大,面对全国近三分之一里程及数量超八成的中小跨径桥梁显然无法普遍适用,经济合理性较差。即便是安装了健康监测系统,由于桥梁结构自身所处的外在环境变化,传感器设备的损坏也会造成数据信息的不完备,进而影响中小跨径桥梁损伤识别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跨径桥梁的检测模拟装置及损伤检测模拟系统,建立损伤识别模块,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在现有管养分诊平台的基础上靶向识别损伤可疑区域,相比于全覆盖式传感系统,传感器数量大大减少,针对性更强。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径桥梁的检测模拟装置,包括:
空心板主桥、上引桥、下引桥和可拆卸桥面板,所述空心板主桥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上引桥和所述下引桥机械连接,所述可拆卸桥面板位于所述空心板主桥的空心结构中并用于调整所述空心板主桥的路面平整度;
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检测用车辆机械连接,所述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所述检测用车辆沿所述上引桥、所述空心板主桥和所述下引桥的排列方向移动;
位移检测部件和应变检测部件,所述位移检测部件和所述应变检测部件均位于所述空心板主桥下方,所述位移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空心板主桥的位移参数,所述应变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空心板主桥的应变参数。
可选地,所述牵引装置包括:
卷扬机、牵引导轨和定滑轮装置,所述牵引导轨与所述检测用车辆机械连接,所述定滑轮装置用于为所述牵引导轨提供支撑,所述卷扬机用于卷入卷出所述牵引导轨以牵引所述检测用车辆沿所述上引桥、所述空心板主桥和所述下引桥的排列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空心板主桥的两侧分别通过榫卯机械结构与所述上引桥和所述下引桥机械连接。
可选地,所述空心板主桥临近所述上引桥的一端以及所述空心板主桥临近所述下引桥的一端分别铺设有压电线缆,所述压电线缆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用车辆的移动时间。
可选地,所述跨径桥梁的检测模拟装置还包括:
环境参数量化施加部件,所述环境参数量化施加部件用于根据设定环境参数量化值调节所述空心板主桥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设定环境参数量化值包括设定风速、设定温度或者设定噪声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跨径桥梁的检测模拟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74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