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检测算法模型、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97382.X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0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张浩;李杉杉;刘强;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00 | 分类号: | G06V20/00;G06V10/22;G06V10/80;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郭燕;彭家恩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检测 算法 模型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模型、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现有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模型的基础上改变了模型的结构,改进后的模型大小和现有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基本一致,但是相对于现有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其结构和各个功能模块的数量都进行了改进,经过测试,本申请改进后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和现有的相比提高了目标检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模型、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领域非常热门的一个方向,在机器人巡航、自动驾驶、工业监控、智慧安防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可以为公司减少一定的人力成本。从2012年,Hinton课题组通过构建CNN神经网络(即卷积神经网络)刷新ImageNet(项目是一个用于视觉对象识别软件研究的大型可视化数据库)记录夺冠以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进入了快速干道,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基于算法部署成本考虑,一阶段的目标检测算法,往往在工业界更受欢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目前的yolov5算法,受到了工业界目标检测领域的一致好评。但是目前的yolov5算法在检测精度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其目的在于提高现有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模型的检测精度。
一种改进的yolov5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包括:第一卷积模块、第二卷积模块、第三卷积模块、第四卷积模块、第五卷积模块、第六卷积模块、第七卷积模块、第八卷积模块、第九卷积模块、第一C3模块、第二C3模块、第三C3模块、第四C3模块、第五C3模块、第六C3模块、第七C3模块、第八C3模块、多尺度融合模块、第一上采样模块、第二上采样模块、第一融合模块、第二融合模块、第三融合模块、第四融合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卷积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据信息,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卷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卷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C3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C3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卷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卷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C3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C3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卷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四卷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C3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三C3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卷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五卷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C3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四C3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多尺度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该多尺度融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卷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六卷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上采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上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融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C3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五C3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卷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七卷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上采样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上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融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C3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六C3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特征信息;所述第三C3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一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C3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二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六C3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八卷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八卷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三融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七C3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七C3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特征信息;所述第七卷积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三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七C3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九卷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九卷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四融合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八C3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八C3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三特征信息;所述第六卷积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四融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73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