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路口电警数据的路口信号控制效率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97060.5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2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美;徐俊杰;左宏伟;张来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慧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65 | 分类号: | G08G1/065;G08G1/01 |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郎海云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路口 数据 信号 控制 效率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口电警数据的路口信号控制效率评价方法,涉及智慧交通信号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过车数据和信号控制方案数据,计算出每个相位的绿灯利用率;量化测量交叉口各个转向对应的绿信息比与流量之间的匹配均衡性;计算交叉口饱和度,来量化测量交叉口总体的绿灯给时与实际路口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对每个指标设计不同权重,来量化测量交叉口信号配时的效率。本发明通过路口电警数据和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数据及对应的实时状态数据,建立起一套路口诊断与评价模型,最终输出一个最直接的评价路口信号效率的指标以对路口信号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统一简化路口信号效率的指标,提高路口信号评价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交通信号优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路口电警数据的路口信号控制效率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信号优化与路口诊断及评价关系密切,交通信号控制是对城市交通进行调节最直接的渠道,科学合理的信号控制方案能有效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是最为经济实惠的缓堵措施。2016年公安部发布了《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更是推进了全国各地开展对交通信号控制的整改和优化工作。而能精准而高效的对路口进行信号优化首页依赖于对于路口当前的交通状况以及当前信号控制效果的及时而精准的诊断与评价,目前行业内对路口的评价指标过多,过于分散,不易于用户对路口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和诊断结论,本发明就是结合路口各种综合指标,结合数据和视频,不断的分析和总结,设计出了路口的综合评价指标,来对路口的路况和信号控制效果进行简明扼要的诊断和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路口电警数据的路口信号控制效率评价方法,通过路口电警数据和路口的信号控制方案数据及对应的实时状态数据,建立起一套路口诊断与评价模型,最终输出一个最直接的评价路口信号效率的指标以对路口信号控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了现有的路口评价指标过多、过于分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路口电警数据的路口信号控制效率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通过精确到毫秒级的过车数据和信号控制方案数据,计算出路口每条车道的红灯启亮时刻、绿灯启亮时刻,然后统计除每条车道上的每个绿灯相位内的过车数量,进而计算出每个相位的绿灯利用率;
步骤S2:定义一个交叉口饱和度均衡系数指标,来量化测量交叉口各个转向对应的绿信息比与流量之间的匹配均衡性;
步骤S3:计算交叉口饱和度Xc,来量化测量交叉口总体的绿灯给时与实际路口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
步骤S4:基于绿灯利用率U、交叉口饱和度均衡系数Sb和交叉口饱和度Xc,对每个指标设计不同权重,来量化测量交叉口信号配时的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绿灯利用率表示一段时间间隔内,车辆通过停止线的绿灯时间占该时间间隔内该转向获取到的路灯总时间比例,即:
式中,t用表示这段时间内该转向每车道车辆通过所需要的路灯时长;t绿表示这段时间内该转向获取到的总绿灯时长;
其中,
式中,表示该时间段内,转向的车道平均过车数量;表示平均车头时距;表示一次相位的路灯时间;n表示一段时间内绿灯下发的次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交叉口饱和度均衡系数Sb表示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转向饱和度与路口饱和度的方差,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慧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慧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70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道路智能分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监测与喷射一体化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