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5665.0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5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马跃;梁波;李建勋;杨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0/02 | 分类号: | C04B30/02;C04B38/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隔热材料,包括包括硅酸铝纤维棉、淀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及二氧化钛,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淀粉的质量分数比是10:1‑2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质量分数比是10:1‑2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比是5:1‑20:1。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相较于传统的硅酸铝纤维棉有更优异的隔热效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微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在600-800℃,用于电池隔热系统的主要是石英棉等传统隔热材料,但是石英棉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我们需要研发新型的环境友好型的隔热材料。
在航空航天上多使用的隔热材料是气凝胶,航天器需要承受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气凝胶的导热系数低,可以抵御太空中的恶劣环境。但是气凝胶本身强度低,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想要将其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较困难。硅酸铝纤维制品的导热系数较高,又不能满足隔热需求。而利用多种纤维复合制备隔热陶瓷瓦的方法,既可以实现优异的隔热性能,又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相较于传统的硅酸铝纤维棉有更优异的隔热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硅酸铝纤维棉、淀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及二氧化钛,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淀粉的质量分数比是10:1-2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质量分数比是10:1-2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比是5:1-20: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硅酸铝纤维棉、淀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及二氧化钛放入硅溶胶搅拌2-3小时,从而得到混合物a,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淀粉的质量分数比是10:1-2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质量分数比是10:1-2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比是5:1-20:1;
步骤二
将混合物a离心处理,从而取出固体b;
步骤三
将固体b压制成型并干燥从而得到导热系数0.09W/(m•K)的硅酸铝复合隔热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制备工艺简单,相较于传统的硅酸铝纤维棉有更优异的隔热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至“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描述中,术语“顶”、“底”、“左”及“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其是一种隔热材料,包括硅酸铝纤维棉、淀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及二氧化钛,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淀粉的质量分数比是1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质量分数比是1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比是5:1。
工作时,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步骤一,将硅酸铝纤维棉、淀粉、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及二氧化钛放入硅溶胶搅拌2小时,从而得到混合物a,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淀粉的质量分数比是1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质量分数比是10:1,所述硅酸铝纤维棉与二氧化钛的质量分数比是5:1;
步骤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索弗克氢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5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