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94507.3 | 申请日: | 202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7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岩;李智;李朝朋;李享;马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68;E02D15/08;E02D13/08;E02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赫 |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 施工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其通过依次实施的各操作步骤,在传统的旋挖灌注桩工艺基础上,结合高抗硫混凝土技术和钢护筒成孔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淤泥质地层中无法采用泥浆护壁、强腐蚀性地质条件下不宜采用预制桩、旋挖灌注桩桩身成型困难等问题,同时采用高抗硫混凝土施工技术亦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益,采用的钢护筒成孔工艺对桩身混凝土成型质量效果明显,基本消除塌孔、缩颈等桩身质量问题,确保在滨海地区强腐蚀性软弱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的可行性,并有效保证了滨海地区等强腐蚀形软弱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施工质量和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挖灌注桩配套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大量的滨海地区建设项目被逐渐开发并日趋增多,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所谓的滨海地区建设项目,是指在近海临海地区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项目。相对于传统地区建设项目,滨海地区建设项目具有气候适宜、风景优美、环境优雅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支持。但滨海地区建设项目施工时往往会遇到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水位较高、腐蚀性较强等特点,为正常的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影响。而桩基础作为滨海地区软弱地质条件下比较适用的基础形式,对解决地基承载力具有很高的适用性。
然而,在桩基础的实际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淤泥分布较多、地下水水位较高、地下腐蚀性很高的问题,对桩基础本身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也给后续的工程实施及建筑结构造成隐患。
因此,如何保证滨海地区等强腐蚀形软弱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施工质量和结构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该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能够有效保证滨海地区等强腐蚀形软弱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础施工质量和结构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步骤:
定位放线,确保现场地质承载力满足桩机施工要求后,根据已知坐标点和总平面图确定桩位图,需注意定位时不宜采用反复转点的形式,避免累计误差;
桩基就位,根据已确定的定位点,安排桩机进场并就位,就位后应观察桩机四周地表无明显沉降,同时校对桩基垂直度,严格控制互相偏差不得大于规范要求,防止桩孔倾斜导致塌孔;
埋设护筒,桩机就位后,引出护桩,之后后方可埋设护筒因滨海地区软弱地基中多淤泥质土层,因此护筒压入深度需超过淤泥层,至岩层部位;
钻机钻进,本工艺步骤采用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需穿过地表土、淤泥质土、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及中等风化岩层,达到中等风化岩层后方可确认为达到桩底标高,钻进过程中需结合岩层取样和超前钻情况确认钻机确认地质情况及入岩情况;
一次清孔,达到设计桩底标高后,应及时进行清孔以确保桩底持力层的受力能力,本工艺步骤采用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
吊放钢筋笼,现场利用吊机起吊钢筋笼并进行下放,吊点设置在每节钢筋笼加劲箍处,对称布置,钢筋笼下放时需严格检查钢筋笼保护层,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二次清孔,为了清扫因吊放钢筋笼而重新产生的沉渣,在钢筋笼吊装完毕后应及时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工艺参数同一次清孔;
砼浇筑,向护筒内灌注混凝土以形成灌注桩,采用导管法作业,二次清孔结束后即可进行导管安装,导管底部离孔底悬空30-40cm的高度,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导管埋置深度控制在2m~6m;灌注时间不得超过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优选地,所述步骤定位放线之前还包括步骤:
超前钻孔,桩基施工前应对桩位进行超前钻孔,每根桩下均应钻有一孔,超前钻孔作业完成后,应保证超前钻孔施工得到的钻孔深度比设计桩长度多5米,确定其范围内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4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载设备远程升级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电子气溶胶生成吸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