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楼宇照明调节的灯具及其调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2498.4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极光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67;F21V29/506;F21V29/74;F21V29/89;F21V7/00;F21V7/28;F21V23/04;H05B47/13;H05B47/11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郎海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楼宇 照明 调节 灯具 及其 调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楼宇照明调节的灯具及其调控系统,涉及照明调节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安装基板和设置于安装基板上的灯罩;灯罩包括沿其周侧布置相互密封的侧板,以及固定于侧板底部形成一体的底板;灯罩沿其内部设置有照明区;照明区包括沿侧板内侧分别设置的前照明区及后照明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楼宇照明调节的灯具的调控系统,包括照明控制单元、亮度控制单元以及数据监测单元;数据监测单元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安装于楼宇出入口的客流量计数模块以及测速模块。本发明通过灯罩、照明区以及聚光组件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楼宇照明使用灯具多成本高,难以调节灯具亮度及亮度差使人眼适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楼宇照明调节的灯具及其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电气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实现了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在现代建筑中实现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依靠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将建筑的楼宇自控、通讯、办公、安防等智能化子系统和整个网络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对整个楼宇设备的协调运行。
然而,楼宇建筑中照明系统是不可缺少的,在智能建筑中照明用电量很大。然而现有的照明系统对照明的控制不够智能,一方面造成相当一部分电量白白浪费,一方面难以在人行通过楼宇通道时对其始终照明同时兼顾节能、降低灯具数量节约成本,另一方面难以根据室内外亮度及亮度差调节照明灯具的亮度,使得人从内而外或从外而内时感觉眼睛难受。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10443468.1,公开日为20170818的公开的一种楼宇公共区域的照明控制系统,虽然能够对灯具的亮度进行检测与调控,但难以减少灯具使用数量,和调节灯具亮度、亮度差使人眼快速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楼宇照明调节的灯具及其调控系统,通过安装基板、灯罩、照明区以及聚光组件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楼宇照明使用灯具较多、成本高,难以调节灯具亮度及亮度差使人眼适应,以及浪费电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楼宇照明调节的灯具,包括安装基板和设置于安装基板上的灯罩;所述灯罩包括沿其周侧布置相互密封的侧板,以及固定于侧板底部形成一体的底板;所述侧板及底板均为透光结构;所述侧板为倾斜结构;所述灯罩沿其内部设置有照明区;所述照明区包括沿侧板内侧分别设置的前照明区及后照明区;所述前照明区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前照明灯;所述后照明区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后照明灯;所述前照明灯与后照明灯均为远程照明灯;所述照明区沿底板内侧设置有主照明区;所述主照明区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主照明灯;所述主照明灯均为近程照明灯;所述灯罩沿其侧板内侧均布安装有聚光组件;所述聚光组件与侧板呈平行设置;所述安装基板顶部固定有一用于散热的顶壳。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区还包括沿侧板内侧分别设置的左照明区及右照明区;所述左照明区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左侧照明灯;所述右照明区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右侧照明灯。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板底部位于灯罩内部分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安装基板底部位于灯罩外部分开设有若干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顶部通过连通管道与顶壳内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沿安装基板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密;所述安装基板顶部开设有与散热孔连通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内径沿安装基板中部向两侧逐渐增大;所述连通孔出口处设置有防尘网。
进一步地,所述顶壳为一弧形结构;所述顶壳下方设置有一风机;所述风机周侧通过密封管与安装基板顶部周侧固定;所述风机上方与顶壳之间形成有热风区;所述风机周侧与顶壳两侧之间设置狭长通道,形成低温风区;所述灯罩内热风经风机吸至热风区换热,换热后沿低温风区向外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顶壳沿其内顶壁均匀固定有散热金属片;所述散热金属片沿其表面均布有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极光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极光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2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