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92258.4 | 申请日: | 202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遥;刘浩;刘学习;臧银亮;李金良;刘亮亮;姚远;史金宇;孙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07;H01M50/5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张静 |
| 地址: | 52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器 电池 汇流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涉及电池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包括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直连汇流排电池面片和直连汇流排组件,所述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的两侧位于一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极柱孔,所述极柱孔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直连汇流排电池盖和直连汇流排组件的表面均设置有正负极标注,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直连汇流排电池面片和直连汇流排组件,取消了现有的焊接方式,并将直连汇流排组件直接连通,依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理,极大地节约了投铅量,并且降低了内阻,提升了电池性能,同时将直连汇流排电池盖随之优化为避空汇流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池已经是我们离不开的必需品,如启动电池,动力电池等,但现有的铅酸蓄生产启动电池一般采用穿壁焊焊接工艺,此类结构耗铅量大,同时存在焊接不良的风险,并且内阻大,从而影响到电池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此时则需要设计一种直连汇流排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包括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直连汇流排电池面片和直连汇流排组件,所述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的两侧位于一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极柱孔,所述极柱孔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为了辅助人们组装直连汇流排组件,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直连汇流排电池盖和直连汇流排组件的表面均设置有正负极标注。
为了保证电池外观完整,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直连汇流排电池面片的形状为T字形。
为了提高电池性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直连汇流排组件为七条直连长条形汇流排,所述直连汇流排组件的两侧位于一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极柱。
为了方便人们组装直连汇流排组件,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极柱的形状为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直连汇流排电池面片和直连汇流排组件,取消了现有的焊接方式,并将直连汇流排组件直接连通,依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理,极大地节约了投铅量,并且降低了内阻,提升了电池性能,同时将直连汇流排电池盖随之优化为避空汇流排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中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中直连汇流排电池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中直连汇流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中直连汇流排电池盖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中直连汇流排电池面片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启动器电池直连汇流排结构中直连汇流排组件的俯视图。
图例说明:
1、直连汇流排电池盖;2、直连汇流排电池面片;3、直连汇流排组件;4、分隔板;5、极柱孔;6、通孔;7、正负极标注;8、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22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