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带通滤波功能的间隙波导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8397.X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5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夏海洋;刘欢;李连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12 | 分类号: | H01P1/212;H01P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任志艳 |
地址: | 2111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滤波 功能 间隙 波导 | ||
1.一种具有带通滤波功能的间隙波导,包括上层盖板(1)、中间介质板(2)和下层底板(3),上层盖板(1)、中间介质板(2)和下层底板(3)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中间介质板(2)包括第一中间介质板(21)和第二中间介质板(22),第一中间介质板(21)和第二中间介质板(2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上层盖板(1)的两端;
上层盖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阶梯脊结构(4)、第一金属柱(6)和第二金属柱(5);
所述上层盖板(1)的上表面为长方形结构,阶梯脊结构(4)沿上层盖板(1)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中轴线与上层盖板(1)的长边平行;
第一金属柱(6)平行设置在两个阶梯脊结构(4)之间,第一金属柱(6)的表面为长方形结构;
第二金属柱(5)周期性排列在阶梯脊结构(4)和第一金属柱(6)的两侧,形成第二金属柱阵列,且第二金属柱(5)位于上述上层盖板(1)中轴线两侧,第一金属柱(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金属柱(5)的侧面;
第一中间介质板(21)包括金属地板(8)、中间介质材料层(9)和位于上表面的共面波导(10)和共面波导-间隙波导过渡结构(7),共面波导(10)的一端与第一中间介质板(21)的边缘对齐,另一端连接共面波导-间隙波导过渡结构(7),所述共面波导-间隙波导过渡结构(7)的宽度逐渐变宽,邻近第一中间介质板(21)另一端时,共面波导-间隙波导过渡结构(7)的宽度保持不变,共面波导-间隙波导过渡结构(7)的另一端与第一中间介质板(21)的另一端对齐;共面波导-间隙波导过渡结构(7)与阶梯脊结构(4)连接;
第二中间介质板(22)与第一中间介质板(21)的结构相同,第二中间介质板(22)与第一中间介质板(21)对称的设置在上层盖板(1)的另一端,并且与另一端的阶梯脊结构(4)连接;
位于中轴线两侧且相邻的两个第二金属柱(5)表面为台阶结构,共面波导-间隙波导过渡结构(7)与阶梯脊结构(4)相连接时,共面波导-间隙波导过渡结构(7)覆盖在第二金属柱(5)较低的台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带通滤波功能的间隙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脊结构(4)至少为三级阶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带通滤波功能的间隙波导,其特征在于,第二金属柱(5)的高度高于第一金属柱(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带通滤波功能的间隙波导,其特征在于,阶梯脊结构(4)和第一金属柱(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列第二金属柱(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带通滤波功能的间隙波导,其特征在于,共面波导-间隙波导过渡结构(7)的厚度等于或略大于第二金属柱(5)表面台阶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带通滤波功能的间隙波导,其特征在于,周期性排列的第二金属柱(5)作为间隙波导电磁带隙结构的PMC表面,下层底板(3)的上表面作为间隙波导电磁带隙结构的PEC表面,共同构成间隙波导电磁带隙结构;
平行设置的第一金属柱(6)作为滤波电磁带隙结构的PMC表面,下层底板(3)的上表面作为滤波电磁带隙结构的PEC表面,共同构成完整的滤波电磁带隙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东南大学,未经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83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