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残铁绳锯切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6250.7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2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焉海锋;吕宏;阳代茂;王鹏飞;邓海锋;陈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B23D5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残铁绳锯 切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残铁绳锯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停炉前不放残铁,待残铁冷却后,将炉壳、冷却壁、炉腰碳砖、炉缸碳砖全部拆除,仅留下残铁、炉底碳砖、炉台;步骤2:拆除残铁下方外边缘处的炉底碳砖;步骤3:两台绳锯机的金刚石串珠绳斜向绕过残铁,切割残铁两侧,两侧的第一残铁废料被切割后沿斜面自动掉落下炉台,炉台上剩下梯形残铁料;步骤4:两台绳锯机调整位置,金刚石串珠绳斜向绕过梯形残铁料,斜向切割梯形残铁另两侧,另两侧的第二残铁废料同样沿斜面自动掉落下炉台,炉台上剩余锥形残铁料;步骤5:对第一残铁废料、第二残铁废料和锥形残铁料进行分解拆除。本发明使用绳锯机进行残铁切割时不需要钻孔,减少了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炼铁高炉大修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残铁绳锯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高炉残铁处理,一般是在炉壳炉缸处斜向上钻孔,将炉内熔融状态的残铁放出一部分,待剩余残铁冷却后,将炉壳拆除出一个洞口,在炉缸底部耐材处横向钻孔用于穿金刚石串珠绳,将剩余冷却残铁竖向切割为若干部分,通过在洞口外搭设平台往外运输。因炉壳未完全拆除,作业面狭窄,不仅作业环境通透性差,而且残铁块从炉壳内往外运输困难。放残铁、钻孔等准备工序多,残铁分解过程作业面小,施工效率较低,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炉残铁绳锯切割方法,不需要提前钻孔放残铁,并且使用绳锯机进行残铁切割时不需要钻孔,减少了工序,节约了时间。本发明斜向切割掉落的大体积残铁块,可使用人工进行同步分解拆除,增加了工作面,提升了残铁分解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炉残铁绳锯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停炉前不放残铁,待残铁冷却后,将炉壳、冷却壁、炉腰碳砖、炉缸碳砖全部拆除,仅留下残铁、炉底碳砖、炉台;
步骤2:拆除残铁下方外边缘处的炉底碳砖;
步骤3:两台绳锯机的金刚石串珠绳斜向绕过残铁,切割残铁两侧,两侧的第一残铁废料被切割后沿斜面自动掉落下炉台,炉台上剩下梯形残铁料;
步骤4:两台绳锯机绕梯形残铁料旋转90°调整位置,金刚石串珠绳斜向绕过梯形残铁料,斜向切割梯形残铁另两侧,另两侧的第二残铁废料同样沿斜面自动掉落下炉台,炉台上剩余锥形残铁料;
步骤5:人工使用风镐和镐头机对分离出来第一残铁废料、第二残铁废料和炉台上的锥形残铁料进行分解拆除。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绳锯机上焊接安装两个万向导向轮,斜向切割的金刚石串珠绳通过两个万向导向轮平直的导入绳锯机的驱动轮。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万向导向轮包括外环圈、滚珠、内环圈、滚轮、活动底座和固定底座,所述的绳锯机上安装有固定底座,该固定底座上端转动安装有活动底座,所述的内环圈与外环圈之间填充有滚珠,所述的内环圈与外环圈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的内环圈内围绕着圆周均匀安装有三个滚轮,通过三个滚轮将金刚石串珠绳夹紧,所述的外环圈固定在活动底座上。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一种补充,所述的滚轮通过连接架固定在内环圈的内孔处,所述的滚轮绕连接架转动,该连接架呈n形。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炉残铁绳锯切割方法,通过斜向切割残铁使残铁依靠自身重力滑落下炉台,减少了临时平台的搭设以及大体积残铁块的运输的费用。本发明不需要提前钻孔放残铁,并且使用绳锯机进行残铁切割时不需要钻孔,减少了工序,节约了时间。本发明斜向切割掉落的大体积残铁块,可使用人工进行同步分解拆除,增加了工作面,提升了残铁分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步骤一的正立面图;
图2是本发明步骤二的正立面图;
图3是本发明步骤三的正立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6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