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光器件的具有双B-N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4561.X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9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李熠烺;李国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7F7/08;C09K11/06;C09B57/00;H10K85/40;H10K85/30;H10K8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光 器件 具有 结构 有机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其为式(I)所示的结构:X为N或B、Y为N或B;环A、环D、环E、环F、环G、环I分别独立地表示芳环或者杂环。该化合物可作为有机EL发光材料。本发明还提供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化合物,特别的提供了以苯环为基本骨架的双B-N结构有机光电材料。本发明还涉及该类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有机材料的光电设备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制造这类设备所用的绝大多数材料相对无机器件更具有成本优势(有机材料价格便宜)。目前在显示与照明领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中,一般都采用蓝色荧光搭配红、绿色磷光材料使用。近来,专利文献CN112645968A、CN112174992A报道了一类基于B-N共振结构的TADF(Thermally ActivatedDelayed Fluorescence,热活化延迟荧光)的超纯红色荧光化合物N-1、N-2、N-3,该类化合物由B、N以及苯环构成了刚性多环的芳香族骨架。氮原子具有与硼原子相反的共振效应,且在其对位的位置上相反的共振效应会增强。因此,这种效应可以很明显的分离HOMO和LUMO轨道,因而具有一定的TADF特性。
尽管这一系列材料的红色色纯度已经较好,但是其光色仍然偏蓝,而且作为荧光染料寿命较短,且器件电压较高,实用化困难,作为红色光染料,该类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发光性能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业界亟需开发新的红光发光材料体系以满足商业化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苯为中心骨架的双B-N结构有机光电材料,相比较于现有的同类化合物,至少一个引入含有N原子的杂环结构,增强材料的载流子传输效率,降低电压。同时,作为荧光染料,器件寿命明显延长。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式(I)所示的结构:
Xa、Xb各自独立地选自N、B、O或S;Y为N或B
G基团不存在或者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条件是Xa为O或S时,G基团不存在;
I基团不存在或者为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条件是Xb为O或S时,I基团不存在;
所述G基团可选地与相邻的环E结构通过化学键连接成环,所述I基团可选地与相邻的环F结构通过化学键连接成环;
环A、环D、环E、环F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环、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环中的一种;条件是,环A、环D、环E、环F、G基团、I基团中至少一个为含有N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芳基中的一种;
当上述环A、环D、环E、环F、G基团、I基团上存在取代基时,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硫代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硅烷基、氰基、硝基、羟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60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取代基独立地与相连接的芳环或杂芳环连接成环或不连接成环;此时的“取代和未取代”中的取代,是指被选自卤素、C1~C20烷基、C1~C20烷氧基、C1~C20硅烷基、氰基、硝基、羟基、氨基、C6~C30芳基氨基、C3~C30杂芳基氨基、C6~C30芳氧基、C3~C30杂芳氧基、C6~C60芳基、C3~C60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所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4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