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中转机进行磁带转储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4169.5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3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振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博;张峰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转机 进行 磁带 方法 系统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转机进行磁带转储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AS400主机上创建虚拟磁带机及至少一个虚拟磁带;步骤S2、AS400主机通过轮询模块将物理磁带的文件数据复制至虚拟磁带中,并将虚拟磁带的文件数据传输至中转linux主机;步骤S3、中转linux主机通过自动备份模块将虚拟磁带的文件数据备份至NBU,从而实现转储AS400磁带的目的,且全部过程通过自动化流程控制机控制自动实现,无需人工干预,有效的避免了磁带因年代久远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转机进行磁带转储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AS400系统是以往金融行业常用的操作系统,在此系统上产生的数据一般都通过磁带备份进行永久保留。在数十年的AS400操作系统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备份的磁带。为了使数据能够长久保留,需要将磁带上的数据转移至现有主流的备份系统(NBU)上,一般将数据保留至硬盘上,避免数据丢失。但现有主流的备份软件及设备(如NBU)只支持主流的操作系统,如linux和windows,与AS400操作系统及磁带机不兼容,现在市场上也没有NBU设备兼容这些磁带的方案。这些磁带只能在AS400系统上读取,为了读取这些磁带,必须保留AS400系统及配套的磁带机,这将会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为了读取这些磁带,目前较为通用的做法是,保留一个AS400主机和磁带机,用于恢复数据,但此种方法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方面,磁带中数据的保存是有期限的,超过一定期限,磁带有消磁的风险,数据可能会丢失。未来多年以后,磁带消磁导致数据丢失,即使有AS400主机和磁带机,也无法满足数据恢复和读取的需求。
第二方面,主机和磁带机使用的企业越来越少,能够提供维保服务的厂商也越来越少,后续存在没有厂商维护或者没有新硬件可更换的风险。
第三方面,AS400主机和磁带机的维保每年将耗费较多的维护费用,且由于设备越来越老旧,维护费用逐年增长,为了恢复数据而保留这些设备,对企业来说越来越不划算。
第四方面,随着人员的流动,掌握AS400主机的相关操作的人员原来越少,如果不能及时将数据转储至主流的备份设备和软件,AS400的数据恢复的技能也面临无人掌握的困境。
为集中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硬件,自动化地将AS400磁带批量转储至NBU,转储完成后,数据的恢复和读取将不再依赖于AS400主机及特定磁带机,而可以直接在广泛应用的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统上进行恢复和读取,为数据查询提供了方便,原AS400主机和磁带机无需再保留,转储完毕即可下线,大大节省了运维费用和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中转机进行磁带转储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公开了基于中转机进行磁带转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AS400主机上创建虚拟磁带机及至少一个虚拟磁带;
步骤S2、AS400主机通过轮询模块将物理磁带的文件数据复制至虚拟磁带中,并将虚拟磁带的文件数据传输至中转linux主机;
步骤S3、中转linux主机通过自动备份模块将虚拟磁带的文件数据备份至NBU。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21、AS400主机获取物理磁带的编号信息,并将编号信息记录至本地数据库中;
步骤S22、通过复制磁带命令将物理磁带的文件数据复制至虚拟磁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4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