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3801.4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姚莉;朱晓明;金鹏涛;叶晓慧;李金波;陈浩;顾信钦;周意恒;刘志峰;张思金;石先罗;任长江;斯静;吴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30/10;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宋方园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心 圆柱 矩形 效应 渠道 测流 | ||
1.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通过设置了中心圆柱的矩形槽来预测渠道流量,建立测流方法并提高预测精度,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中心圆柱矩形槽的物理试验模型并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矩形槽过流断面为矩形,底宽为B,高度为M,当水流流动稳定后采集圆柱正前端淹没水深的高度;
步骤2:对物理模型试验的中心圆柱矩形槽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建立中心圆柱矩形槽的几何模型,并进行划分网格,输出计算文件,导入Fluent进行数值计算,导出计算结果,通过CFD-Post进行后处理,采集数据;
步骤3:从步骤2中若干数值计算结果找出与步骤1中测试水深相近的计算工况,输出对应的网格尺寸、湍流模型、数值算法;
步骤4:对试验模型放大λ倍,并对放大λ倍的中心圆柱矩形槽在不同收缩度条件下分别进行几何建模及CFD计算,采用CFD-Post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输出不同工况条件下圆柱正前端淹没水深h、流道收缩后的过流宽度Bc及对应的计算流量Q,下标c表示收缩条件;
步骤5:采用SPSS软件对步骤4输出的圆柱正前端淹没水深h、流道收缩后的过流宽度Bc及对应的计算流量Q,结合理论公式Q=a(Bc2.5)(g0.5)(h/Bc)b进行非线性处理,分别输出不同比尺λ条件下的系数a和b,再采用Origin对系数a、b与λ进行拟合分析并输出其函数关系;
步骤6:将系数a、b与
步骤7:对需要测流的渠道进行实地勘测,量测渠道底宽W,对步骤1中模型进行放大得到原型中心圆柱矩形槽,放大倍数λ0=W/B,将放大λ0倍的中心圆柱矩形槽安置在渠道中,当水流稳定后,测得中心圆柱正前端淹没水深h和对应的收缩后矩形槽过流宽度Bc,与λ0一起带入步骤6中得到的实时流量表达式即可得到实时的渠道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中心圆柱矩形槽模型的材质采用透明有机玻璃,矩形槽的底部为水平放置,矩形槽过流断面为矩形,底宽为B,高度为M,中心圆柱直径为D,定义中心圆柱直径为D与矩形槽宽度B之比为收缩比r,模型试验时收缩度r为一个固定值,其取值范围为0.50≤r≤0.80,圆柱直径D、矩形槽底宽B、矩形槽高度M的单位为:cm,r为无量纲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矩形槽长度L不小于10D,中心圆柱垂直于来流正方向的直径所在过流断面距进口断面的长度Lin不小于7D、距出口断面的长度Lout不小于3D,其中D为中心圆柱直径,cm,中心圆柱顺水流正方向直径所在断面与矩形槽中心对称面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心圆柱矩形槽比尺效应的渠道测流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不同流量条件下对中心圆柱矩形槽进行模型试验,流量的取值由小至大选取,随着流量的增大,矩形槽中水深逐渐加深,当矩形槽进口水深低于矩形槽高度0.2D时停止试验,D为圆柱直径,试验过程中通过电磁流量计测试矩形槽中的流量Qt,相应的中心圆柱正前端的淹没水深ht通过在圆柱正前端安装水尺进行读数,Qt与ht的下标t表示试验条件,Q的单位为L/s,h的单位为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38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