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交易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82948.1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9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袁巍;万新;李珩;乔利涛;尤新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20/36 | 分类号: | G06Q20/36;G06Q20/38;G06Q40/04;G06N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格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35 | 代理人: | 吕露;杨超 |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货币 交易 方法 交易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交易系统,该交易方法包括:移动终端的真钱包APP获取当前用户信息,并按预设第一规则生成待匹配用户基因密码,若生成的待匹配用户基因密码与真钱包APP里预先保存的原始用户基因密码一致,则判断用户为真用户;真钱包APP接收真用户设置的第二字符串,利用预先保存的原始用户基因密码对第二字符串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三二维码;待使用硬件钱包获取并识别第三二维码,并对第三二维码进行解密,输出第一解密结果以判断待使用硬件钱包的真假,所述第一解密结果为第二字符串或解密失败。本发明通过加解密二维码的操作保证了用户、硬件钱包都为真,以避免中间人攻击等行为,整个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货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交易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货币自从出现以来热度一直非常高。可以将其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1、由于来自于某些开放的算法,数字货币没有发行主体,因此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能够控制它的发行;2、由于算法解的数量确定,所以数字货币的总量固定,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虚拟货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3、由于交易过程需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认可,因此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足够安全。简要来说,即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而且交易过程比较安全的货币。
常见的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莱特币等等。有货币则必有相应的货币钱包,数字货币钱包便是保管这些数字货币、以及负责它们转账的工具,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货币的原理简单来说可以这样理解:先创建一个数字钱包账户(一般使用手机APP),因为其去中心化的特点所以并不需要太多个人信息。生成钱包之后,其本身会随机生成一组数字字符串,也即私钥,私钥通过一系列算法生成公钥,公钥再生成地址。所谓的地址可以比喻为银行卡账户,公钥即用户名,而私钥就是密码。私钥是数字货币钱包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数字货币钱包的本质就是保存私钥的,只要私钥不丢失,钱包都能恢复。
但是由于私钥并不方便记忆,所以一般数字货币钱包会根据哈希算法从私钥推导出唯一的助记词串。只要记住助记词串,即记住了私钥。一般情况下,比较安全的做法是将助记词脱网保存在一个不容易丢失的物品上。因为如果在联网状态下保存,或者是截图保存在手机里,很容易就被攻击者进行攻击,一旦他获取你的私钥,即掌握了你钱包的所有财产。
硬件钱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硬件钱包是指将数字资产私钥单独储存在一个芯片中,与互联网隔离,即插即用。需要转账时,使用与硬件钱包配套的钱包APP与硬件钱包蓝牙连接,所有需要进行的转账都必须通过硬件钱包上的确认,也即所谓的私钥数字签名,来确定这一操作是操作者本人进行的。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硬件钱包的私钥理论上是绝对安全的,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一些缺陷会招致攻击者,最终导致用户的财产损失。主要的攻击包括:
1、伪造钱包APP。攻击者通过一些特殊手段使用户下载错误的钱包APP。一旦下载了该类钱包APP,用户所有的信息和数据全部曝光在攻击者眼前。
2、中间人攻击。所谓的硬件钱包的中间人攻击就是指攻击者作为第一任买家买下钱包,然后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更换钱包初始的私钥,再以一个低价卖出所谓的“未拆封”的钱包。这种情况下,第二任买家基本上必然丢失自己的数字财产。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交易系统,以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字货币的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移动终端的真钱包APP获取当前用户信息,并按预设第一规则生成待匹配用户基因密码,若生成的待匹配用户基因密码与真钱包APP里预先保存的原始用户基因密码一致,则判断用户为真用户;否则,判断为假用户;
真钱包APP接收真用户设置的第二字符串,利用预先保存的原始用户基因密码对第二字符串进行加密并生成第三二维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合金烧结系统混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带镜头运动采图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