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82562.0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5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刚;黎树森;吴宗泽;王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1/42 | 分类号: | G05B1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理 信息 神经网络 pid 控制器 参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涉及工业过程控制的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被控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置被控系统的目标函数;利用PID控制器形式表示被控系统中的控制变量,获得动力学模型的状态方程;根据动力学模型的状态方程构建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建立总损失函数;基于梯度下降法对总损失函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优PID控制器参数。本方法结合系统自身物理信息,符合物理规律,把PID控制器参数整定问题转化为物理信息神经网络内部参数寻优过程,物理信息神经网络训练过程,遵循训练数据样本分布规律,使PID控制器参数整定过程高效化、智能化,获得的PID控制器参数更加合理、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过程控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比例(P)-积分(I)-微分(D)控制器具有简单的结构,是目前工业控制中使用最普遍的控制器,通过调节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实现所需要的控制效果。PID控制器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控制过程中的参数调控,即对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项参数进行整定,使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达到要求且某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目前工业过程中的采用的PID控制方法需要工程师根据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知识,针对不同控制目标要求对PID三个参数进行手动试错调参,调参过程耗时耗力;一旦生产工况发生改变,PID参数又需要重新调节,并且会出现超调量大、稳态误差大等缺点。传统的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方法有临界比例法、反应曲线法和衰减曲线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大量计算,得出PID控制器的初始参数,再根据控制效果进行微调,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但是这种根据物理规律建模、人工计算的调节方法,在面对复杂的被控对象时,计算量增大,计算耗时增长,人工计算的初始参数具有误差,无法获得合理的控制参数。利用智能算法整定PID控制参数的方法中,较为常见的是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法,该方法通过前期采集大量的PID控制器下的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参数,形成数据集对BP神经网络进行大量的样本训练,以实现拟合P、I、D三个参数输入与系统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该方法仅仅是通过纯数据驱动的方式构建一个神经网络的黑箱子模型来描述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没有利用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实际物理信息;其次,在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导致采集样本数据的工作量巨大,参数整定过程效率低。基于监督学习以纯数据驱动的方式得到的黑箱模型,不能完全替代工业过程实际的物理模型;受到控制对象的基本物理规律限制,有时难以得到合理的控制模型描述,甚至会违背控制对象的物理规律,得到不可靠的控制模型。
现有技术提供一种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PID控制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的采样数据,根据所述采样数据计算PID控制器的控制误差;若所述控制误差超过预设阈值,获取PID控制器的输出数据,将所述PID控制器的输出数据发送到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辨识输出数据;将所述辨识输出数据发送至单神经元控制器,控制所述单神经元控制器根据所述辨识输出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调整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确定PID控制器的参数。该方法仅仅是通过纯数据驱动的方式构建一个神经网络的黑箱子模型来描述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没有利用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实际物理信息,模型描述不合理,最终获得的PID控制器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过程依赖人工经验、效率低,参数整定结果背离实际系统物理规律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结合系统自身物理信息,遵循训练数据样本分布规律,使PID控制器参数整定过程高效化、智能化,获得的PID控制器参数更加合理、准确,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包括:
S1:构建被控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置被控系统的目标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