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数可自适应调整的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0964.7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6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波;张红涛;刘新宇;赵健;黄慧;程林志;王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06;G06F11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自适应 调整 电场 流速 计算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参数可自适应调整的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风电机组的SCADA系统中获取完整年的风速、风向数据,并根据风速、风向数据计算得到确定风速、风向下各机组位置处的风速平均值;
步骤二、构建参数可自适应调整的单机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和叠加区域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作为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
步骤三、以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结果与真实尾流分布的差值最小构建目标函数,以单机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参数和叠加区域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参数为优化变量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尾流速度场自适应参数计算模型;
步骤四、以目标函数最小时的参数值作为参数最优值,将参数最优值代入单机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和叠加区域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得到参数最优的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可自适应调整的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完整年风速、风向数据包括各机组位置处的风速和风向;风速和风向数据采集的时间频率为1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可自适应调整的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单机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为:
式中:u(x)为风电机组下游x处的尾流风速;Ψ为风电机组桨距角;Φ为风电机组偏航角;S为风电机组转速;u0为环境来流风速;θ、θ1、θ2、θ3、θ4、θ5、θ6和σ为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可根据数值模拟数据、SCADA系统数据和测量数据,结合流动场景和机组运行参数变化对单机尾流速度场的影响规律进行确定;
所述叠加区域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为:
式中:αj,i为上游风电机组j的尾流面积与下游风电机组i的风轮面积交汇的权值;uj,i(xi)为上游风电机组j在下游风电机组i处的尾流风速;uj为上游风电机组j的来流风速,ui为风电机组i的来流风速;δj和ηj为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可根据数值模拟数据、SCADA系统数据和测量数据,结合干涉区尾流速度场关键要素的数值变化范围来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可自适应调整的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以单机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和叠加区域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的结果与真实尾流分布的差值最小构建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目标函数,
式中:为某一来流风速、风向下风电机组位置处的平均风速;N为风电机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参数可自适应调整的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以单机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参数和叠加区域尾流速度场计算模型参数为优化变量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尾流速度场自适应参数计算模型,长短期记忆网络的优化参数为:
ζ=(θ,θ1,θ2,θ3,θ4,θ5,θ6,σ,δj,ηj)
式中:ζ表示长短记忆网络的优化参数。
6.一种参数可自适应调整的风电场尾流速度场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通信设备和服务器,其中通信设备用于从现场风电机组采集风速、风向信息;服务器为尾流速度场模型参数自适应决策方法提供支撑平台,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09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