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分离多层GaN衬底及其制作方法、半导体芯片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79532.4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琳;苏克勇;陈吉湖;聂恒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20 | 分类号: | H01L29/20;H01L21/02;H01L21/683;C30B25/20;C30B29/40;C30B3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钤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9 | 代理人: | 赵杰香;金丹丹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分离 多层 gan 衬底 及其 制作方法 半导体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离的多层GaN衬底,至少包括三层结构,其中包括GaN基层,位于该GaN基层上的氮化物牺牲层,位于该氮化物牺牲层上的GaN功能层,其中所述GaN功能层上设有开窗,所述开窗内设有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欧姆接触在所述氮化物牺牲层上,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化学腐蚀氮化物牺牲层时GaN基层出现裂纹的情况,并且对器件寿命具有有效延长。本发明可以通过去除氮化物牺牲层,将GaN基层和功能层分离,分离后的GaN基层可以反复利用,极大地降低了GaN器件的制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多层GaN衬底及其制作方法和一种半导体芯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GaN作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关键材料,具备极高的电-光转换效率、低功耗等优异性能,是未来新一代光电子、功率电子和高频微电子的核心基础。
目前主流的制备自支撑GaN衬底的方法是氢化物气相外延法(HVPE),该方法的所有反应是在HVPE设备的石英管中进行的,该反应设备中分为两个不同温度区域。
首先,将金属Ga放置在石英管的850℃温度区,衬底放置在1050℃温度区,之后将作为反应物的氨气NH3和氯化氢气体HCl从石英管的左端先通入850℃温度区,该区域发生以下化学反应:
2Ga(l)+2HCl(g)=2GaCl(g)+H2(g) (1-1)
上述得到的反应物GaCl气体通过混合适量H2的N2作为载气引导进入1050℃高温区,与NH3发生反应:
GaCl(g)+NH3(g)=GaN(s)+HCl(g)+H2(g) (1-2)
这两个反应生成了GaN材料,构成了HVPE外延GaN的生长机制。对于不同的金属掺杂,HCl气体分两路,一路与金属镓反应,另外一路与掺杂金属(镁、铁、锰、锗)反应获得掺杂源,或者是采用SiH4气体实现硅掺杂。
通过HVPE设备在异质衬底上外延生长GaN厚膜,然后再经过对衬底分离、外形加工、研磨抛光后获得自支撑GaN衬底。由于该生长过程是一种CVD反应过程,对原料的利用率非常低,因此自支撑GaN衬底制造成本比较高。
其次,自支撑GaN衬底一般用于制造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蓝绿光激光器(LD)。该过程一般采用金属有机气相外延法(MOCVD)在自支撑GaN衬底上外延器件结构,然后经过电极制备、衬底减薄、裂片等工艺制备出所需芯片。该过程一般会将300-400μm厚度的自支撑GaN衬底减薄到100μm左右再裂片成芯片。
以上工艺过程会磨掉200-300μm厚度的自支撑GaN衬底,对于制造成本来说,是一项明显的浪费。
为此,在CN110085518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可以分离的多层GaN衬底,通过将用来支撑作用的部分衬底分离后反复使用,达到降低GaN衬底成本的效果。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第一、由于整个衬底需要全部浸入腐蚀液中,如果不控制好腐蚀选择性,会对上下的GaN层同样造成腐蚀,导致衬底损坏;
第二、GaN衬底在外延器件结构过程中,特别是蓝光绿光激光器外延过程中,容易引入应力。位于内部的牺牲层较难被腐蚀,容易出现牺牲层腐蚀不完全,从而会使得腐蚀完后上下GaN层出现碎裂,特别是上层GaN功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9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位置确定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