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标柔性生产线中基于标识技术实现工件生成处理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7843.7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0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郑之开;魏翔;王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4 | 分类号: | G06Q50/04;G06V30/4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标 柔性 生产线 基于 标识 技术 实现 工件 生成 处理 系统 方法 装置 处理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标柔性生产线中基于标识技术实现工件生成处理的系统,包括中心控制系统通过识别后的标记信息对当前工序工位进行辅助控制和运动控制;CAD/CAM系统将产品的加工信息及标记数据传输至中心控制系统;开料子系统将图片标记在零件上,进行开料及打标生成工件;分拣子系统获取标识信息中的分拣信息;工序加工子系统将工件进行精加工形成零件成品;组装子系统将零件组装成成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现非标柔性生产线中基于标识技术的工件生成处理的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了本发明的非标柔性生产线中基于标识技术实现工件生成处理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更加准确,系统响应时间更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及自动化生产线领域,尤其涉及非标柔性生产线及标签打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非标柔性生产线中基于标识技术实现工件生成处理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产线以人工控制多个工序加工完成产品的生产。自动化生产线作为传统的生产线的升级是采用技术手段代替人的眼睛、手、脚、脑的过程。采用喷码与视觉识别的技术来代替人的眼睛。非标柔性生产线中每个产品所使用的工序不一致,如何进行批量生产成为了难题。标识技术为非标柔性生产解决工序不一致的连续加工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
在流水线加工中代替人眼的技术方案有两种零件的轮廓识别和在零件中做标记与标记识别
以下是这几种技术进行比较
1、零件轮廓识别与机器学习
优点:无需对零件进行特殊处理,适合标准产品自动化生产。
缺点:在非标产品中,相同的轮廓零件无法判别是属于那个产品的零件。
2、标识技术
该技术主要由标记与标记识别组成。包括以下3种零件标记技术。
2.1现有的标记技术
2.1.1贴标
优点:标记清晰、不伤害零件表面。
缺点:贴纸在零件表面存在一定厚度在零件多工序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存在贴纸卷起问题,在零件组装之前,要去除耗时过长。贴标速度慢。
2.1.2激光打标
优点:标记清晰、打标速度快
缺点:伤害零件表层,不能被擦除,以上两个问题在产品生产不被使用,在成品之后使用多。
2.1.3喷码
优点:标记清晰、速度介于贴标速度与激光打标速度之间。不伤害零件表面、清洗速度快。
缺点:如果加工环境恶劣,风力过大会使得喷印出的图形失真、影响识别率。
2.2标记的识别技术基于光电成像技术中的CCD和CMOS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准确性高、响应时间快、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非标柔性生产线中基于标识技术实现工件生成处理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非标柔性生产线中基于标识技术实现工件生成处理的系统、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下:
该非标柔性生产线中基于标识技术实现工件生成处理的系统,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
中心控制系统,用于对零件上的标记结构进行图像识别,通过识别后的标记信息对当前工序工位进行辅助控制和运动控制,完成流水线生成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宏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维宏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7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