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导型自力式双阻塞排放正装衬套旋塞阀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7700.6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军;宣中宝;林立平;郑宇钦;刘子杰;郑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2 | 分类号: | F16K5/02;F16K5/08;F16K5/16;F16K27/06;F16K31/53;F16K37/00;F16K4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24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导 自力 阻塞 排放 衬套 旋塞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导型自力式双阻塞排放正装衬套旋塞阀及其开关工作方法,包括阀体、阀盖、旁通装置、操作装置,通过设计旁通装置,将介质压力引入阀体与密封套间形成的密封腔室,实现自力式将赛体推向衬套密封,在开阀时又可通过旁通结构先自行释放腔内介质压力,急剧减少密封付间的摩擦力,有助于轻便打开阀门。本发明通过借助传感器和旁通装置的设计实现自力式的补偿密封比压代替传统的手动补偿,提高了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用阀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塞阀,特别涉及一种先导型自力式双阻塞排放正装衬套旋塞阀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旋塞阀是关闭件或柱塞形的旋转阀,通过旋转90度使阀塞上的通道口与阀体上的通道口相通或分开,实现开启或关闭的一种阀门。它的阀塞的形状可成圆柱形或圆锥形,通道成梯形。
现有衬套旋塞阀在应用于海水淡化、石油化工行业时,为了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所投项目的产能成倍的增加,需要旋塞阀既要能承受高压或超高压的公称压力,又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快速操作性和便利的维护性要求。
但是,传统衬套旋塞阀因设计结构的局限,一般都只能通过手动密封力补偿困难,无法解决高压下操作力矩过大导致的衬套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其经长期使用后,各因素带来的磨损严重影响阀的密封性能,还会因磨损后固体颗粒物的存在影响阀塞体的关闭操作力矩,快速操作性能降低将直接导致事故的频发,为此,急待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导型自力式双阻塞排放正装衬套旋塞阀及其工作方法,这种旋塞阀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频繁开关阀与密封付摩擦出现的密封性问题以及大大降低开关阀动力机构需要的开关阀扭矩。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先导型自力式双阻塞排放正装衬套旋塞阀,包括阀体、阀盖、旁通装置、操作装置,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与进入端和排出端相连通的阀腔,所述阀腔内设置有塞体,塞体内设有通道,所述塞体横截面积大的一端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远离塞体的一端穿过阀盖,所述阀杆远离塞体的末端为方形并连接有可驱动阀杆进行转动的联轴器,所述阀体外部固定有旁通装置,所述阀盖与阀杆间隙配合,所述联轴器内设于所述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固定在阀盖上,所述阀盖固定在阀体上,所述塞体与阀体之间设置有衬套,所述塞体远离阀杆的端面中心设有圆形槽,所述阀体底部设有从阀体外穿至圆形槽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圆形槽间隙配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底部,所述固定轴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装有排放阀,所述固定轴沿径向开设有与排放阀相通的左流道和右流道。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阀体、衬套、塞体所围成的区域内部设有与阀杆外表面和阀体内表面配合的飞轮式密封套,所述飞轮式密封套与阀杆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飞轮式密封套与阀体内表面之间设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飞轮式密封套、第一O型密封圈、第二O型密封圈和阀体、衬套、塞体共同形成密封腔室。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旁通装置分为左右对称的上游旁通和下游旁通,上游旁通和下游旁通均由依次连接的针形阀、管路、直角接管、弯头、单向阀和感应电磁阀组成,所述感应电磁阀与所述密封腔室相通断,所述上游旁通的针型阀固定在阀体上且可与阀体的进入端相通断,下游旁通的针型阀固定在阀体上且可与阀体的排出端相通断,所述上游旁通设置的单向阀流向为弯头流向感应电磁阀,所述下游旁通的单向阀流向为感应电磁阀流向弯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装置在靠近阀盖处设有的支架,支架与阀盖、阀杆围成填料区,填料区由下而上设有填料环、填料、填料压套,所述填料压套还接触填料压板,所述填料压板与螺栓螺母面接触,填料压板通过拧紧的螺栓螺母始终压在填料压套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上还设有卡入的对开环,与所述对开环面接触的还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调节螺柱与支架连接,所述压板和调节螺柱之间还设有蝶形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7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