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基聚丙烯酸酯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抗菌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76240.5 | 申请日: | 2021-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卢智慧;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12/08;C08F220/18;C08F230/08;C08F226/02;C08F283/12;C08F2/28;C08F2/30;A61L26/00 |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美 |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酸酯 液体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抗菌 | ||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基聚丙烯酸酯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抗菌膜层。本发明通过选用一定比例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反应单体,并在体系中引入可参与聚合反应的一定用量的抗菌剂和含硅添加剂,制得稳定的、成膜后软硬度适中、粘着性适中、透气性良好的液体敷料;抗菌剂通过化学接枝至聚丙烯酸酯成膜剂上,更稳定不易流失;此外,其与水的相容性在合适的范围内,使得液体敷料既能以水作为溶剂,从而相较于传统有机溶剂型敷料更温和,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疏水性能,使得成膜后空气中的水分子不易附着在材料表面,保持了材料表面的干燥性,进一步抑制细菌和微生物的繁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基聚丙烯酸酯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抗菌膜。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和天然屏障,可以保护肌体内部组织和器官免受外界侵袭。当皮肤受到损伤或功能性破坏时,细菌等病原体微生物或其他过敏源就可能透过伤口部位入侵,造成细菌感染等,使人体的健康受到威胁。因此,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感染,常常需要对创面进行保护处理,例如贴创可贴、用医用纱布包扎等。但这些传统的保护措施不仅不美观,而且透气性差,更换不方便,还容易产生大量的实体医疗废物,不利于环保。
因此,人们开发出液体伤口敷料作为创可贴、医用纱布等传统防护用品的替代物,其可以涂覆在皮肤表面后成膜,起到了物理隔离病菌、保护伤口的作用,操作方便,不仅更美观,而且透气性也较好。然而,普通的液体伤口敷料并不具备主动杀菌性能,而这显然会大大限制其使用场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又尝试在敷料中添加小分子抗菌剂或杀菌剂成分,但这些成分往往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容易因为出汗和接触水而流失,使敷料丧失主动杀菌性能;此外,传统的液体伤口敷料大多为有机溶剂产品,对新创面刺激性较大,容易产生刺痛感,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基聚丙烯酸酯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液体敷料具有抗菌成分稳固不易流失、温和不刺激,形成的抗菌膜层柔韧服帖、透气性好的优势,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基聚丙烯酸酯液体敷料,其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以及助剂;
其中,所述抗菌剂和所述含硅添加剂均可参与聚合反应,所述抗菌剂为季铵盐和/或胍盐,所述含硅添加剂为烷氧基硅烷、烷基硅氧烷以及烷基过氧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剂至少包括引发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季铵盐至少包括一条链长为10~18个碳原子的碳链;和/或
所述含硅添加剂为乙烯基烷氧基硅烷、乙烯基烷基硅氧烷以及乙烯基烷基过氧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剂为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丙基]氯化铵、胍盐齐聚物以及壳聚糖胍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含硅添加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还包括乳化剂,所述乳化剂包括阳离子乳化剂和/或非离子乳化剂;所述阳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及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吐温和/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0.1~10质量份的硬单体,所述硬单体为苯乙烯、丙烯腈以及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叔丁基过氧化氢、亚硫酸氢钠以及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未经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6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