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识别模型的气象景观实时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73000.X | 申请日: | 2021-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9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颜新春;刘德和;许光耀;陈臻皓;林金标;郑露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气象局;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 |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764;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窦军雷 |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模型 气象 景观 实时 方法 | ||
1.一种基于识别模型的气象景观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实时下载和存储气象景观视频监控、图片信息,并构建样本库;
步骤二,图像处理:在构建的样本库中,对图像进行处理,对气象景观现场进行标识标注,并构建不同文件存储;
步骤三,模型构建: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VGG16模型构建气象景观识别模型,建立INPUT、CONV、RELU、POOL、FC神经网络库;
步骤四,集成神经网络框架,对采集图像和视频数据进行信息管理和数据标注,实现数据自动化预处理流程,通过训练任务管理,智能识别雨雾淞、云海现象;
步骤五,对智能识别的雨雾淞、云海现象,实现自动监测告警;
步骤六,效果检验:基于雨雾淞、云海实际数据,检验图像和视频智能识别效果,并记录效果检验信息并集中汇总展示;
步骤七,循环步骤四至六,直至识别错漏率、空报率达到设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识别模型的气象景观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至少包括判定为云海的存储于一个路径,判定为雨雾淞的存储于一个路径;判定为无云海的存储于一个路径,判定为非雨雾淞的存储于一个路径;无法准确地判定云海的存储于一个路径,无法准确判读雨雾淞的存储于一个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识别模型的气象景观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的设定值为,针对云海的识别错漏率小于10%,空报率小于10%;对雨雾淞的识别错漏率小于20%,空报率小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识别模型的气象景观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区域推荐:通过选择性搜索算法产生1000~2000个候选边框,但形状和大小是不相同的,这些框之间是可以互相重叠互相包含的;利用图像中的纹理、边缘、颜色等信息,保证在选取较少窗口的情况下保持70%以上的召回率;
步骤b,特征提取: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每一个候选边框提取深层特征,正对各分类景观数据共性;
步骤c,分类:利用线性支持向量机对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深层特征进行分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识别模型的气象景观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VGG由5层卷积层、3层全连接层、softmax输出层构成,层与层之间使用max-pooling分开,所有隐层的激活单元都采用ReLU函数,VGG使用多个较小卷积核的卷积层代替一个卷积核较大的卷积层。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识别模型的气象景观实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具体为:定时自动提取气象景观摄像头图片数据;基于前一步骤训练的模型进行数据识别;根据识别结果针对不同识别率,正对识别相似度在90%以上的结果按景观现象类别进行归档,生成归档数据集;监控归档数据集数量,归档数据超过200份时自动生成新的训练任务,重新进行步骤三模型构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气象局;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未经福建省德化县气象局;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30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