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油基氟化羟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9763.7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3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常青;孙伟祖;杨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5 | 分类号: | C08G18/75;C08G18/67;C08G18/10;C08G18/36;C09D175/04;C09D175/14;C09D7/6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笑笑;陈悦军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油 氟化 羟基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水性涂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油基氟化羟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植物油基氟化羟基树脂为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反应制得的产物:(a)醇胺,1‑9wt%;(b)含氟丙烯酸酯,4‑20wt%;(c)异氰酸酯,8‑22wt%;(d)改性植物油多元醇,50‑80wt%。本发明所得树脂作为添加剂应用于双组份水性涂料,使漆膜具有优异的施工性、表观效果、手感以及更优异的硬度和各种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性涂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油基氟化羟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今,环保问题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实现更加绿色环保的发展,也成为各国科技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在涂料领域,传统溶剂型涂料因其高VOC排放、对人体及环境危害较大,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中受到限制。相比之下,水性环保涂料的优越性日益突出。
当下,随着水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性涂料已不仅仅成功地替换众多传统的单组份涂料,而且在传统油性双组分涂料领域,水性双组分涂料也开始崭露头角。然而,从不同的水性木器涂料的细分应用方向上看,与油性漆相比,现阶段水性双组分涂料依然存在着耐化性、耐刮性等性能有差距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一类问题对于拓展水性漆的应用领域以及提升在这些应用领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水性双组分木器涂料领域存在的耐化性、耐刮性等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植物油基氟化羟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作为添加剂在水性双组分木器涂料中的应用;包含氟碳链段和植物油链段的该植物油基氟化羟基树脂作为水性双组分木器涂料的添加剂,可提升基材渗透润湿性和树脂相容性,同时还使漆膜具有高打磨性、优异的暖木效果以及高耐污、耐刮和耐化学性;另外,植物油基氟化羟基树脂可参与树脂交联反应,提高涂料漆膜的交联密度而会进一步提升漆膜的耐性;最终可赋予双组份水性涂料优异的施工性、表观效果、手感以及更优异的硬度和各种耐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植物油基氟化羟基树脂,以各组分的固体份总重量为100wt%计,其为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反应制得的产物:
(a)醇胺,1-9wt%(例如,1.5wt%、2.5wt%、4wt%、6wt%、8wt%),优选2-7wt%;
(b)含氟丙烯酸酯,4-20wt%(例如,4.5wt%、5wt%、8wt%、10wt%、12wt%、14wt%),优选6-18wt%;
(c)异氰酸酯,8-22wt%(例如,9wt%、12wt%、14wt%、16wt%、18wt%、20wt%),优选11-19wt%;
(d)改性植物油多元醇,50-80wt%(例如,52wt%、55wt%、60wt%、65wt%、70wt%、78wt%),优选56-75wt%。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油基氟化羟基树脂,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分(a)为含有羟基的仲胺,优选选自二乙醇胺、二异丙醇胺和二丁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分(b)选自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2-(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分(c)选自二异氰酸酯和/或NCO大于等于3的多异氰酸酯。优选的,所述组分(c)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组分(c)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9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