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吊弦异常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69577.3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8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武;张珹;田升平;聂晶鑫;李飞;丁正全;郑筱彦;刘鹏;宫衍圣;李晋;刘刚;隋延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注意力 机制 混合 cnn lstm 异常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吊弦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加速度信号采集,在每跨承力索和接触线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仅脉动风作用下第一吊弦断裂、跨中吊弦断裂、跨中吊弦和第一吊弦同时断裂、第一吊弦断裂和跨中吊弦没有断裂这4种工况下的各个加速度传感器的水平和垂向加速度信号数据;
步骤2:搭建深度学习环境,在服务器上安装基于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的Keras库;
步骤3: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模型;
步骤4:训练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模型;
步骤5:实时采集接触网振动加速度信号数据,输入训练好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吊弦异常检测模型,进行故障诊断,判断吊弦是否断裂。
2.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吊弦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模型:
步骤3.1: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混合CNN-LSTM模型的注意力模块;
步骤3.2: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模型的1DCNN模块;
步骤3.3: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模型的LSTM模块;
步骤3.4:将注意力模块、1DCNN模型、LSTM模块通过用keras内置的Sequential顺序模块连接,并添加一层输出层,连接后的模型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吊弦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1具体如下:
(1)CNN检测时间模式
将CNN滤波器应用于加速度信号数据S,S∈RH×W的行向量,H=10,W=200,利用C个卷积核Ci∈R1×W对S进行卷积运算,将卷积核与被卷积的部分进行加权求和,然后以步长为1向下移动,依次对所有的信号进行卷积操作,计算公式如下:
卷积运算生成时间模式矩阵Fc∈RH×C,其中表示第i行向量和第j个滤波器的卷积值;
(2)注意力加权
对时间模式矩阵FC进行最大池化(Maxpooling)和全局平均池化(averagepooling),得到每个卷积核对10个加速度信号的差异性反馈和平均反馈其中将和进行合并,并通过全连接层进行特征的融合,最后通过sigmoid激活函数,得到不同加速度信号的注意力权重系数,其计算过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吊弦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训练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模型:
步骤4.1:划分数据集;
步骤4.2:使用贝叶斯优化方法进行超参数调优;
步骤4.3:输入振动加速度信号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形成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混合CNN-LSTM吊弦异常检测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95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