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副枪氮封口积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8516.5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4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朝军;韩健;陈子刚;陈东宁;李德辉;李钧正;汪鹏;苗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C21C5/3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056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副枪氮 封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副枪氮封口积渣的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控制副枪测量时的钢水温度1500‑1600℃、底吹氮气流量0.6‑1.0Nm3/min/t、顶吹氧压1.0‑1.5Mpa增加枪体挂渣量,然后在吹炼终点时向钢水内加入焦炭,利用碳氧反应产生的火焰对枪体挂渣进行烘烤,使其脱落。本发明可以减少副枪氮封口积渣,操作简便、效果稳定,能够保证副枪的正常运转,提升自动化炼钢控制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少副枪氮封口积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化炼钢是当前转炉炼钢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衡量钢铁企业整体装备水平及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转炉炼钢过程中,副枪作为自动化炼钢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肩负着在线测量温度、分析钢水碳含量、重点氧含量及钢水液面高度、完成取样等诸多使命,所以说,副枪的正常运转是自动化炼钢的必备条件。
副枪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着转炉炼钢复杂而又恶劣的条件,副枪在测量时需要浸入钢水内部,在穿越钢渣界面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副枪枪体挂渣,进而在上升过程中,在氮封口造成积渣。虽然氮封口通过一定流量的氮气缓解了部分积渣的存留,但是在炼钢过程需要多次进行副枪测量,长时间累计后,氮封口经常面临由于积渣过厚而堵塞,进而影响副枪的正常上升与下降,无法进行正常的在线测量,自动化炼钢被迫中断。专利CN207828343U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转炉副枪氮封其防结渣装置,专利CN201687955U公开了一种转炉副枪氮封阀。此类装置短时间可以有效地避免积渣,但在高频次的转炉炼钢条件下,随着时间的累计,副枪氮封口积渣逐渐增多,对副枪正常运转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需要多次人工清理积渣,方可完全去除积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副枪氮封口积渣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副枪的正常运转,提升自动化炼钢控制水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少副枪氮封口积渣的方法,通过控制副枪测量时的钢水温度、底吹氮气流量、顶吹氧压来增大副枪枪体挂渣量,然后在吹炼终点时向钢水内加入焦炭,利用碳氧反应产生的火焰对枪体挂渣进行烘烤,使其脱落。
副枪测量时,钢水温度控制在1500~1600℃,副枪从测量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控制在35~40s,使副枪在穿越钢渣界面时枪体充分挂渣。
副枪测量时,底吹氮气流量控制在0.6~1.0Nm3/min/t,增大氮气对熔池的搅拌作用。
副枪测量时,顶吹氧压控制在1.0~1.5Mpa,充分促进钢渣的搅拌,造保证副枪测量成功的前提下,适当增大副枪枪体的挂渣。
在吹炼终点时向钢水内加入1.0~3.0kg/t的焦炭,并打开副枪氮封帽,充分利用碳氧反应放出的热量及产生的火焰,对副枪氮封口的留渣进行烘烤1.0~3.0min,保证积渣完全脱落。
上述方法适用于顶底复吹转炉。
在副枪测量时,由于浸入钢水内部并穿越钢渣界面,造成副枪枪体粘有部分钢渣,连续测量后累计积渣,会影响副枪的正常测量,造成副枪氮封口的堵塞,影响副枪的下降,严重时会造成副枪下降过程中枪体的弯曲乃至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副枪从测量开始到结束,枪体不可避免地留有部分钢渣,这些粘渣量在钢水温度为1500-1600℃范围内与测量时间呈正比关系,同时粘渣量还受熔池的搅拌影响,而熔池的搅拌又与转炉底吹流量、顶吹氧压呈正相关。另外,枪体上的粘渣量只有累计到一定的重量后,再借助热源进行烘烤,才能迅速脱落;相反,过低的粘渣量,在外部热源烘烤下,由于本身的重力不够,反而不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85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