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废玻璃颗粒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制备、改性鉴定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467604.3 申请日: 2021-12-03
公开(公告)号: CN115010422B 公开(公告)日: 2023-06-16
发明(设计)人: 汪伦焰;陈守开;杨世锋;李欣;郭磊;赵梦蝶;别亚静;冉云龙;李炳林;赵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8/04 分类号: C04B28/04;C04B38/00;C04B111/40
代理公司: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代理人: 何健雄
地址: 450045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玻璃 颗粒 再生 骨料 透水 混凝土 制备 改性 鉴定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由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细骨料、水泥以及水组成;水泥300.301~367.035kg/m3,细骨料:天然河砂17.375~21.236kg/m3、废玻璃69.496~84.940kg/m3,水133.569~163.251kg/m3

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5~10mm为291.636~356.444kg/m3、10~20mm为874.908~1069.332kg/m3

所述细骨料由废玻璃、天然河砂组成;其中天然河砂质量比占细骨料的20%,废玻璃颗粒占8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

首先润湿搅拌容器,将再生粗骨料和细骨料一次性加入搅拌容器并加入一半的水然后进行搅拌60秒;第二步加入水泥并搅拌60秒;第三步加入剩下的水,进行搅拌60秒;

待搅拌完成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两次放入模具中,第一次装填到模具的一半后进行插捣25次;

然后再次加入拌好的混凝土装满并对其进行插捣25次,最后在震动台上震动20秒后对模具不平处进行填补,然后再震动20秒,将模具放入室内成型并敷湿毛巾保湿24小时,然后拆模具将试块放入养护室中养护28天,试块的摆放方向需与成型时保持一致。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中废玻璃颗粒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玻璃颗粒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包括:

利用ps软件将试件截面按上中下3等分,使用image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出平面孔隙信息,设置形状系数K=d1/d2;式中d1为过平面孔隙形心的最大直径,d2为过平面孔隙形心的最小直径。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废玻璃颗粒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改性作用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玻璃颗粒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改性作用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选取;

步骤二,配合比设计;

步骤三,试件制备与养护;

步骤四,性能测试及分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玻璃颗粒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改性作用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原材料选取,包括:

水泥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348.70m2kg-1,28d抗压强度49.60MPa,初凝时间176.00min,终凝时间244.00min;粗骨料由废弃混凝土路面经过破碎、清洗、筛分获得,表观密度2637.54kgm-3,堆积密度1246.59kgm-3,含泥量0.22%,吸水率5.18%,含水率1.54%,压碎指标16.81%,粒径范围4.75~19mm;细骨料为天然河砂和废玻璃颗粒,粒径范围0~4.75mm,表观密度分别为2620.09kgm-3、2497.92kgm-3,细度模数均为2.6。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玻璃颗粒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改性作用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配合比设计,包括:

RAPC和砂浆配合比的砂率设为7%;试件配合比中,G-i表示RAPC配合比,M-i表示砂浆配合比,i%为废玻璃替代率,i%分别为0、20%、40%、60%、80%和100%,并设G-0、M-0为基准配合比;RAPC试验组综合考虑再生骨料吸水率与含水率,增加附加用水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玻璃颗粒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改性作用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试件制备与养护,包括:

完成RAPC的制备后,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养护室下养护28d后进行试验。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玻璃颗粒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改性作用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性能测试及分析,包括:

测试RAPC试件强度、测试连通孔隙率、测试透水系数、测试砂浆稠度、保水率、核磁共振试验、相分析、微观组织分析、图像分析以及对图像进行统计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76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