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同层施工的伸缩缝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62377.5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贺敬宗;穆宣名;陈鹏程;王伟;严森;魏鹏;高思源;高笃晓;史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0;E04G21/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马柯柯 |
| 地址: | 450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伸缩缝 模板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同层施工的伸缩缝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该可同层施工的伸缩缝钢模板包括用于与木模板配合的钢模板组件,钢模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模一和侧模二,侧模一和侧模二通过两侧的多个横向固定孔以及穿设在横向固定孔之间的横向固定件分别与对应的木模板连接以形成浇筑空间,侧模一和侧模二之间设置有多个内撑板,内撑板顶压在侧模一以及侧模二之间以防涨模。侧模一和侧模二之间通过多个内撑板支撑顶压,有效的防止涨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同层施工的伸缩缝钢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伸缩缝是一种常见的施工预留缝,将基础以上的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易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产生裂缝或破坏。为了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通过设置伸缩缝,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水平方向可做水平收缩,应用十分的广泛。
传统的伸缩缝处施工一般有两种方法:1.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对伸缩缝进行填充,并充当模板。2.使用木模板进行传统加固,但由于加固体系的原因无法同层施工,必须错层施工。
以上两种伸缩缝处的施工方式最为常用,但存在以下缺点:1.泡沫板刚度不足,易产生变形,引起涨模;2.施工过后泡沫板无法取出,观感质量差;3.泡沫板不满足防火要求,存在安全隐患;4.采用传统木模施工时,为了模板能够拆卸,必须采用错层施工即不同单元分开浇筑保持层高相差一层,大大的降低了施工效率;5.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伸缩缝的存在,布料机在伸缩缝两侧来回移动时难以避免的造成部分混凝土从伸缩缝中掉落,随着施工层数增多,底层施工缝会堆积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最终造成施工缝堵塞,影响其伸缩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层施工的伸缩缝钢模板,以解决伸缩缝同层施工时模板的拆卸问题、涨模问题、以及累计漏灰造成的伸缩缝底部混凝土堆积凝固影响伸缩功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层施工的伸缩缝钢模板的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可同层施工的伸缩缝钢模板,包括若干组钢模板组件,每组钢模板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侧模一和侧模二,侧模一和侧模二通过多个横向固定孔以及穿设在横向固定孔之间的横向固定件进行固定连接以形成浇筑空间,相邻钢模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多个内撑板,内撑板顶压在侧模一以及相邻钢模板组件的侧模二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一和侧模二竖向延伸,内撑板横向铰接在侧模一上,多个内撑板通过竖向拉杆串起来,并通过竖向拉杆拉动来回翻转以顶压在侧模一以及相邻钢模板组件的侧模二之间。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内撑板上设置有供竖向拉杆穿设的穿孔,竖向拉杆包括起始节和多个标准节,起始节和标准节的下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内撑板滑脱的结节,起始节和标准节可依次串联连接成整体,结节直径大于内撑板上的穿孔的直径,以保证竖向拉杆拉动时能带动内撑板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节的上部与结节丝接连接以实现相邻标准节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模二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竖向拉杆的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有供竖向拉杆穿过的长孔,竖向拉杆上端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在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节的结节设置在距离起始节下端的20-40cm处,标准节的结节设置在标准节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固定件包括对拉螺杆以及紧固对拉螺杆的对拉螺帽,对拉螺杆的一端与对拉螺帽丝接,对拉螺杆的另一端为旋转卡杆,对拉螺杆的端部设置有旋转槽以及在旋转槽内旋转的旋转卡杆,旋转槽内设置有供旋转卡杆绕在上面旋转的旋转轴,对拉螺杆可在横向固定孔内旋转以使旋转卡杆在重力作用下绕旋转轴来回旋转,旋转卡杆闭合状态时,旋转卡杆与对拉螺杆平行,以使旋转卡杆和对拉螺杆顺利穿设在横向固定孔内,旋转卡杆张开状态时,旋转卡杆与对拉螺杆垂直,以与对拉螺帽配合将对拉螺杆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2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反应釜钢丝取出装置
- 下一篇:饮水机、饮水系统和饮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