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461410.2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葛玲玲;丁晨光;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22/20 | 分类号: | C08F122/20;C08F2/48;C08J9/28;C08L3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各向异性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记载了一种多孔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将植物油和与之不完全相溶的紫外光可聚合类化合物及引发剂共溶于有机溶剂中,通过涡旋振荡使其分散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O/W乳液,经温度诱导相分离制备得到形貌均一的各向异性乳液,将各向异性乳液置于紫外光下聚合后,去除其非聚合相组分,得到多孔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本发明以传统的涡旋振荡制备乳液的方法为基础,结合紫外光聚合快速简便的优势,以价格低廉且易获得的植物油作为致孔剂,实现了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通过控制乳液相分离的时间、乳液内相中植物油类非聚合相的含量可以实现多孔聚合物微球形貌以及多孔区域面积的精确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微球是指具有圆球形状且粒径在数十纳米到数百微米尺寸范围内的聚合物粒子。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是指化学和结构上拥有两个不对称半球的微球,其两个半球可以选择性负载并缓释不同的药物、负载不同的催化剂、选择性负载功能性纳米粒子等使其在作为药物载体、生物检测、微马达及催化剂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多孔聚合物微球材料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充分的内部存贮空间,良好的耐酸碱性、优越的机械性能等在药物载体,催化剂载体,离子吸附等领域更具优势。
传统的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各向同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上,如乳液模板法、悬浮聚合法,种子溶胀及微孔膜乳化法等。其中,乳液模板法是以乳液液滴作为模板,通过在乳液液滴中发生聚合的方式实现材料制备的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制备快速简便,能批量生产和易于实现工业化等特点。然而,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其独特的内部结构使得传统的制备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其具体表现为制备得到的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的内部结构不均一和粒径分布较宽两个方面。
例如公开号CN105294902A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双面粒子的方法,将两种不完全互溶的可聚合单体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一次乳化制备得到双面乳液,再通过光引发使乳液液滴中的可聚合单体聚合而制备得到由两种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双面粒子,所制备得到的双面粒子内部结构不均一且粒径分布较宽,分布于1-1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孔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植物油和与植物油不完全互溶的紫外光可聚合类化合物以及引发剂共溶于同一有机溶剂中,通过涡旋振荡混匀后得到乳液内相;
2) 将步骤1) 所得的乳液内相,加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通过涡旋振荡乳化得到O/W乳液;
3) 将步骤2) 所得的O/W乳液于一定温度下低速搅拌,使O/W乳液中的有机溶剂挥发,得到形貌均一的各向异性乳液;
4) 将步骤3) 所得的各向异性乳液置于紫外光下聚合,聚合完成后去除非聚合相,得到多孔各向异性聚合物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1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