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型材与球扁钢的对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61366.5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伦;朱传华;吴定凡;马亚成;华康;陈海林;李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扁钢 对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型材与球扁钢的对接结构,其包括均固接于底板上的T型材和球扁钢;T型材的腹板和球扁钢的板本体分别固接于底板;T型材的腹板和球扁钢的板本体固接;位于腹板左侧的面板端部与球扁钢的球头固接;位于腹板右侧的面板端部具有第一削斜部;球扁钢的球头在与T型材的面板连接的端部具有第二削斜部;其还包括板状件,板状件同时固接于T型材的腹板和球扁钢的板本体;板状件到底板的距离大于T型材的面板到底板的距离的一半;板状件的长度大于第一削斜部和第二削斜部的总长度。本发明大大提高了T型材与球扁钢连接处的强度;其结构简洁,施工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型材与球扁钢的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船舶所采用的型材,形式的多样性,对于跨距比较长的区域采用T型材比较合适,对于跨距比较短的区域采用球扁钢比较便捷,而在这两类区域的过渡段存在T型材和球扁钢的过渡问题,常规设计中仅仅是两者的腹板做对接焊处理,但面板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能得到很好保障,致使连接区域的模数受到很大损失,对于参与船舶总纵强度的构件来说,存在一定的设计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T型材与球扁钢的对接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T型材与球扁钢的对接结构,其包括均固接于底板上的T型材和球扁钢;T型材的腹板和球扁钢的板本体分别固接于底板,T型材的面板宽度的一半小于球扁钢的球头的宽度;T型材的腹板和球扁钢的板本体固接;T型材的腹板和球扁钢的板本体位于同一平面;T型材的面板包括位于腹板左侧的面板和位于腹板右侧的面板,位于腹板左侧的面板端部与球扁钢的球头固接;位于腹板右侧的面板端部具有第一削斜部;球扁钢的球头在与T型材的面板连接的端部具有第二削斜部;削斜后的球头的端部和位于腹板左侧的面板端部齐平;所述T型材与球扁钢的对接结构还包括板状件,板状件同时固接于T型材的腹板和球扁钢的板本体;板状件到底板的距离大于T型材的面板到底板的距离的一半;板状件的长度大于第一削斜部和第二削斜部的总长度,板状件的一端位于T型材的面板的下方,板状件的另一端位于球头的下方;板状件与T型材的腹板之间的夹角为A,其中75°≤A≤90°。
T型材的腹板和球扁钢的板本体均垂直于底板。
板状板的两端均不连接于面板、球头和底板。
板状件平行于底板。
板状板斜向分布,板状件不平行于底板,
板状件两端均具有第三削斜部。
T型材的腹板和球扁钢的板本体之间、T型材的面板和球扁钢的球头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板状件为扁钢。
T型材的腹板上固设有第一结构件,板状件不与第一结构件连接,板状件的位于T型材上的端部与第一结构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0mm。
球扁钢的板本体上固设有第二结构件,板状件不与第二结构件连接,板状件的位于球扁钢上的端部与第二结构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解决了T型材与球扁钢的过渡区域模数损失的问题,采用在腹板侧面加设板状部,弥补了模数损失的问题,大大提高了T型材与球扁钢连接处的强度。本发明结构简洁,施工便捷,使得施工效率大大提升,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T型材和球扁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61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