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创制适宜北纬33度地区的高产多抗玉米自交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58740.6 | 申请日: | 202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3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武文明;陈洪俭;王世济;李廷春;张林;彭晨;竟丽丽;端昭彬;张玉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8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创制 适宜 北纬 33 地区 高产 多抗 玉米 自交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制适宜北纬33度地区的高产多抗玉米自交系的方法,步骤为:(1)以本土广适性的种质为基础,分别与欧美耐密高产种质和热带抗逆背景的种质,进行杂交,得到2组F1杂交果穗;(2)将2组F1杂交果穗混粉杂交200穗,择符合目标性状的100穗混合构成双交F1种子;(3)选取200株双交F1种子与本土种质进行杂交,得到杂交种,构建S0种子;(4)将S0种子混合种植,构建S0群体,按照性状目标选择自交;(5)第4步优选得到的自交果穗,穗行种植,按系谱法经过9代自交纯化和隔代配合力测定选择,优选性状稳定的果穗,脱粒即可获得聚集本土优质种质、欧美耐密高产和热带抗逆种质聚合的高产广适多抗玉米自交系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创制适宜北纬33度地区的高产多抗玉米自交系的方法,属于农业新品种选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北纬33度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潜力最大的区域,分布在苏、皖、豫、鄂、川5省。安徽省玉米主产区属于北纬33度地区,常年种植面积1500万亩,平均单产400kg/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粮食主产区集中化的趋势进一步强化,生产能力压力增强。安徽省玉米主产区具有南北过渡带复杂生态特征,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匀,玉米苗期涝渍与穗期干旱(高温)经常发生,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瓶颈因子。另一方面,该区玉米灌浆成熟期温度高、降水多,易发生叶部、根部和穗部多种病害,缺乏相应抗性的高产稳产玉米品种。
保证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种子。我国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是45%,远低于美国的60%,这说明良种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投资空间。针对安徽省玉米生产生育后期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生病害的特点,单一种质来源的玉米品种已不能适应当前环境变化。基于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具有丰富种质背景、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也越来越重要。
欧美地区种质具有耐密高产特点,热带地区的玉米种质具有保绿、抗高温高湿抗逆性强的优势,以本土种质为基础,利用欧美耐密高产玉米种质与热带抗逆种质改良本土玉米种质,是选育适宜本地种植玉米品种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为提高良种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急需选育适宜本地的高产多抗种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育适宜北纬33度地区的高产多抗玉米自交系的方法,本发明以本土种质为基础,通过双向导入的方法,聚合欧美地区耐密高产脱水快种质和热带地区抗逆种质的优良基因,在保留本地种质的适应性广、花粉量大和抗高温干旱的基础,聚合欧美种质的耐密高产特点与热带种质的保绿耐渍耐高温与抗粒腐的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创制适宜北纬33度地区的高产多抗玉米自交系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以本土广适性的种质为基础,分别与欧美耐密高产种质和热带抗逆背景的种质,进行杂交,得到2组F1杂交果穗;
(2)将所述2组F1杂交果穗作为父母本,混粉杂交200穗,择符合目标性状的100穗混合构成双交F1种子;
(3)将所述双交F1种子与本土种质进行杂交,得到杂交种,构建S0种子;
(4)将所述S0种子混合种植,构建S0群体,按照性状目标选株自交400株,得到自交果穗;
(5)第4步优选得到的自交果穗,穗行种植,按系谱法经过9代自交纯化和隔代配合力测定选择,优选性状稳定的穗行,混合脱粒即可获得聚集本土优良种质、欧美耐密高产和热带抗逆种质的高产广适多抗玉米自交系材料。
作为优选,进一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87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